第第06版版:论丛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9-20期 第第06版版:论丛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新内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对农机和技术的需要与日剧增。特别是随着政府对农机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购置农机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为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电白县为例,自2004年11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来,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是农业机械稳步发展,农机科技含量提升。目前止我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36609台套,总动力277722千瓦,农机科技含量高的耕作、收获、排灌、植保、农副产品加工及养殖等机械稳步发展,多功能拖拉机及新型农用车占运输机械的比重有新突破。二是农机化综合发展程度提高。2009年,电白县农用拖拉机实际机耕面积27郾3千公顷,占总耕地面积54%;机械排灌面积16千公顷,同比增长3%;水稻机收面积9郾1千公顷,同比增长7郾7%。 虽然我县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农业机械化水平仍不高,已难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农机化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1)未完全形成农业机械化良性投资环境。(2)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机化的大面积作业受到严重制约 。(3)农机维修网点和机械设备、设施的技术检验及服务人员考核发证等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二、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农业和农村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离不开机械化的。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农业机械化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资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各级政府要把农机化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农业机械化管理法律法规,把农业机械化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解决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每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应充分考虑农机化作业的要求,使改造后的农田达到标准化,便于大面积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稳定各级农机管理机构。稳定队伍,健全体系是加快农机化发展的组织保证。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机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保持农机队伍的稳定,在机构改革中要确保队伍不散,经费不减,职能不削弱。 (三)健全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要求,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按照提高取区级、强化镇级、发展村级、扶持专业户的原则,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建立适应市场需要、功能齐全配套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要把农机大户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增长点,积极予以扶持、引导和发展。 (四)继续落实和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和补贴机制,强化落实措施,巩固补贴成效,提高补贴效益。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特色的原则,向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倾斜,向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倾斜。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监督,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服务措施到位、监督管理到位,确保补贴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五)加强先进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坚持抓好粮食生产,向全方位、大农机方向发展。在引导发展方向上,以中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加快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在农田基本建设、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生产和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作用。 (六)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农机培训学校的教学设施,大力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机示范户,用典型引路,带动面上工作。要加强执法监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扎实工作,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提高文明执法水平。 总之,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和政府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要全力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实施购机补贴的惠农支农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为各级政府当好参谋。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兴机富民,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作者单位:电白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