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7版版:小东江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10-16期 第第17版版:小东江

■陈骏伦

喝茶偶得

以前,通过报刊杂志知道陆羽和《茶经》,也读过不少文人墨客的咏茶诗文,了解到茶是陶冶情操、健体养颜的东西。但那时我还没常喝茶,对品茗也只停留在表象里。 喜欢上喝茶后,对茶史也有了些了解。唐人陆羽费时二十七年著述《茶经》后,茶的饮用和茶叶文化,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起来,彻底改变了唐中期以前人们喝茶如煮菜喝汤一样,很不讲究的习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诗句指出:“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饮茶风尚自南向北在全国逐渐普及。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茶叶和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结下了难解之缘,使茶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历传不衰。 在尝试了多种茶叶后,慢慢地我喜欢上了普洱茶,生茶熟茶均可,有时还喜欢将生熟茶同壶泡品,以寻求另一种感悟。其实,我喜欢普洱茶的真正原因,还是出于对其本性所喜爱,生茶保持着原始茶的特性,开始时性较烈,入口味浓烈苦涩,茶气高,被绝大部分人所拒绝,但其能甘于寂寞,自我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甘醇,越来越陈香,最终被人们所发现并珍爱!熟茶是用茶青人工快速发酵成熟,但它能忍受住本性急剧被磨灭的压抑,也醇如陈年老酒,被大众所喜爱。 每当夜幕降临时,回到家中的舍得书斋,放开一切,静下心来,亲自动手去泡一道茶,过程中,茶未香却人已舒怀了!再听着古曲,让淡香绕身,或闭目养神,或随手拿起一本书。清茶入口后,清脏腑入心灵,不觉意间,一天的烦燥都已随风。这种一曲一香茗,一人一世界的境况,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偶约一同好知己,以茶当酒,相互倾诉着,让茗香去过滤生活之艰辛,成功之曲折,情感之疲倦,还纯真自我!东汉品茗风未起,曹操曾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更是总结出了品茗之精髓。 苏轼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也是多情的,男人似茶,女人如水。一杯茶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茶叶本身,更依赖于水的冲泡。好茶不一定有好水冲,好水不一定有好茶泡。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强差人意的,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最恋最痛最苦,茶水相融之愿景,让多少喜爱品茗之人抱憾一生。吾虽喜好清静,但每每捧盏独品,独自品尝着寂寞,在氤氲的茶雾淡淡的茶香中,也会滋生无限惆怅,曾有云:自古多情空遗恨!但,我想真正懂品茗的人,会通过品茗去享受孤寂,这或许也是品茗的最高境界了。可惜我现在还只是初会品茗,离真正的茶道还远矣!难怪心常生莫名之闷意! 人到世上其实是来还债的!一生中总要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责任。体疲了,意倦,心痛了。或厌倦了灯红酒绿,或害怕了虚情假意,就要学会休息,现实社会是逃离不了了,就给自己找一个坐下来的理由吧。为自己冲泡一杯茶,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进入一种回归自然的境界中,周围都是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此情此景,心自然就静了。只有这样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才是最真! 有友人曾作对一联:世事纷繁常过眼,庭花开落又重头。每每品读静思,也别有滋味上心头。 茶中百味,随心而异,茶中百悟,随缘而得!看开了,放下了也得大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