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12-31期 第B3版:荔风

北京路

  

余诗雅
  这里说的北京路是化州城里的主干道,是这座小城的血脉和骨架。
  我住进化州城的时候,北京路正处在如火如荼的改建中。就像所有的美丽蜕变都要“沐甚雨、栉疾风”一样,那时候的小城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沟渠,北京路被分段围蔽,晴天里灰尘张牙舞爪,雨天里也难免泥泞横流。
  机器声“突突突”响着,北京路在化州人的眼里一点点成长,地面一点点地变平坦,变饱满。在我必经的路段,掉头车道从最右边改为最左边,沙井盖原来比地面高出一点,给行车造成不便,后来改与地面持平了,各种安全标记也不断完善,每一处无不体现着设计者和建筑工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如果你现在来到北京路,你会看见整齐划一的设计,宽敞的八车道路面,候车亭、斑马线、人行道……处处都彰显着美观大方,也彰显着不可逾越的正气。人行道标记是由白色和绿色相间组成的,看着特别舒服,那“礼让行人”四个字醒目而沉稳。登高路和化州四中路段,是我每天必经的一段路,遇上上下课时间段,会有很多学生经过,每每看见那些静静等待的车辆,心里都会特别温暖。
  北京路旁种着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叶子像一只大手掌,但不是法国梧桐,路中间的白色围栏里,种着各色的花。开得最明艳的要数簕杜鹃了,苍劲自然的虬枝静静地伸展,上面缀满了一只只火红的蝴蝶,在奔流不息的车流旁,她们是从容的、坚定的,仿佛从来就在这里,而且永远都会在这里。
  一段路就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北京路更是以它广阔的胸襟容纳从不同地方来的不同身份的路人。无论是贩夫走卒抑或达官贵人,无论是香轮宝骑还是弊车羸马,它对谁都一视同仁,不谄媚,不唾弃。它连接着家与学校、家与工作岗位甚至家与更远的地方,它淡然地迎来送往,它承载着许许多多行人的梦想。那些赶路的人,心中不都有着一个即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吗?
  每天早上,晨光熹微,骑着我的小白马送儿子上学,从六街市场拐出来,川流不息的发光的车流就出现在眼前了。车流中有穿着白色校服背着双肩包骑自行车上学的少年,有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也有很多赶往市场的小本生意人,最常见的是这样一个场景:急匆匆赶路的摩托车,后架上搭着半只猪,猪肉一颤一颤的有节奏地上下抖动,这半只猪,就是这位行者这一天谋生活的来源吧!喷着水花的侨银环保车缓慢开过,花带上的清洁工一丝不苟地捡着垃圾,簕杜鹃在璀璨的灯光下散发出朴实无华的美,H1路城际公交车也是六点左右就驰骋上路了吧!或是更早呢?也有大货车,哐嘡哐嘡地开来,偶尔刹车,与地面触碰,发出节奏感最强的气息。
  下午两点的北京路要热闹些,上班的,上学的,行色匆匆,而跟这行色匆匆截然不同的,是路旁的邮政储蓄银行露台上聚集的农民工乡亲们。这应该是他们中午休息的时间,炎热的盛夏,他们直接躺在地板上睡觉。最近,也许是天气转凉的缘故,他们不睡觉了,男男女女、三五成群聚在那里打扑克,扬起纸片的右手,全无城府的笑,被车流声淹没的吆喝,相对于一个个倏然而过的行者而言,他们仿佛是静止的,对了,静止是相对的。
  晚上的北京路多了几分柔美,远远近近的路灯已经亮了,高高挂着,像一个个明晃晃的大银球,偶尔划过的车流像河水一样流向远处。
  路旁的益华乐家超市门前安装了两张桌子,四张条凳。这些凳子上有时候坐着等孩子下晚自修的父母,有时坐着促膝交谈的家长和孩子,有时候坐着一两个劳作了一天晚归的歇脚抽烟的汉子,有时候也会碰见穿着荧光服加班画斑马线的工人,总感觉这里是很有城市温度的一个角落。
  在夜色和灯光的渲染下,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北京路上的车似乎也慢了下来。而我,此刻正行驶在北京路上,初冬寒凉的风吹得脸上痒痒的,心也痒痒的,微微泛起一丝倦意,想想,在路上,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可能有点累吧!可是,还能走在路上,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停下来了,静止了,人生不也就走完了吗?
  忽地,我就想起了前几天在《南方日报》上读到的一个句子:
  腋下痒痒的,扑棱棱就生出一双翅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