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11-21期 第A5版:论丛

新时代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宋秀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新时代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合理、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三个“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也勾勒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我国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最根本的特色、最根本的原则。同时,党的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党的建设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担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检验。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所在,是我们党人民立场的逻辑必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正因为与人民维系着不息的感情,我们党才能在发展道路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为全球治理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另一方面,我们党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决定》指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外部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制度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制度的运转离不开法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决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作者系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