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9-19期 第2版:热评

粤东俚人大首领杨世略

  今日笔谈·俚人史话
  郑华星 郭安胤 戴国伟
  《粤东初民考》的作者谭其骧先生和《潮州志》的总编饶宗颐先生都称俚人是“粤东主人”,为此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把探寻粤东地区俚人历史足迹纳入工作计划。2018年11月10日,我们考察组来到丰顺县汤坑镇等地,探寻粤东俚人大首领杨世略的历史轨迹。
  杨世略出生在义安郡海阳县蓝田隘飞泉径(岭),即今丰顺县汤西镇南礤村。隋开皇十年(590年),冼夫人“谯国夫人幕府”统管下的岭南的梁化、义安、始兴、东官等郡合并置循州。冼夫人比较信任循州俚人大首领杨世略,委任他治理循州。有谚曰:“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可见杨氏一直以来都是今梅州地区的俚人大族。杨世略与冼夫人孙子冯盎关系也比较好,隋朝灭亡后,他们一起归唐,为保障岭南的和平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
  冼夫人时代,岭南地区俚人绝对服从冼夫人的统领。冼夫人隋仁寿二年(602年)逝世后,孙子冯盎接过治理岭南的重任,为保境安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岭南俚人对冯盎等冯氏首领,也甚为服从。《新唐书•冯盎传》载:或说盎曰:“隋季崩荡,海内震骚,唐虽应运,而风教未孚,岭越无所系属。公克平二十州,地数千里,名位未正,请南越王号。”盎曰:吾居越五世,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冯盎深得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精髓,不愿做出对国家、岭南地区人民群众不利的事。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跟随冼夫人及冯盎的杨世略以潮、循二州降唐,杨世略被唐任命为循州总管,循州总管初辖循、潮、韶三州。屡为大隋王朝平息岭南之乱的岭南大首领冯盎降唐,被任命为高州(治今阳江)总管,封上柱国,吴国公,又改封越国公,封其子智戴为春州(今阳春)刺史、智彧为东合州(今雷州)刺史,东合州贞观八年(622年)后改雷州;不久,又改封盎为耿国公。高州总管辖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冯盎继承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为了保障岭南的和平稳定,发动岭南各地的首领归唐。
  同年内归唐的还有:俚人大首领宁长真“以宁越、郁林之地请降”;俚人首领合浦太守宁宣来降;广州俚人酋帅邓文进以广、韶地来降;俚人首领日南太守李晙以日南地来降。其余各地俚人陈氏、李氏、冼氏、庞氏、黄氏、梁氏、何氏、卢氏、区氏、张氏、钟氏、高氏、侯氏、杨氏、王氏、周氏等首领也从冯盎归唐。《新唐书•列传》载:“(李靖)乃度岭至桂州,分道招慰。酋领冯盎等皆以子弟来谒,南方悉定。裁量款效,承制补官。得郡凡九十六,户六十余万。”
  《新唐书•列传》载:林士弘,饶州鄱阳人。隋季与乡人操师乞起为盗。师乞自号元兴王,建元天成,大业十二年据豫章,以士弘为大将军。隋遣治书侍御史刘子翊讨贼,射杀师乞,而士弘收其众,复战彭蠡,子翊败,死之。遂大振,众十余万,据虔州,自号南越王。俄僭号楚:称皇帝,建元为太平。侍御史郑大节以九江郡下之。士弘任其党王戎为司空。临川、庐陵、南康、宜春豪杰皆杀隋守令以附,北尽九江,南番禺,悉有之。后萧铣以舟师破豫章,士弘独有南昌、虔、循、潮之地。铣败,其亡卒稍归之,复振。赵郡王孝恭招慰,降循、潮二州。武德五年,士弘弟鄱阳王药师以兵二万围循州,总管杨世略破斩之,士弘请降。王戎亦献南昌地,诏戎为南昌州总管。士弘复遁保安城山,诱溃亡,谋复乱,袁人相聚应之,为张善安所察,以兵赴讨。会士弘死,其党乃解。
  考察组一行几经波折到了汤坑镇邱屋寨榕树山平南公园。为纪念粤东俚人大首领杨世略平定南疆的功绩,人们曾为其建祠大伯爷宫、立牌坊,上书“飞泉玉露”,并将这地方命名为“平南公园”。但见公园牌坊还比较宏伟,而公园内除了龙眼果园及一些大树外,历史文化的印记未见显现。“伯爷宫”原为敬奉杨世略的庙。但民间也有传说,此庙所敬为宋代平南的元帅杨文广,故俗称为杨伯爷。杨世略的功绩是不容抹杀的,作为粤东世袭大首领,他归顺唐朝,一方面稳固了唐朝岭南地区的边疆,在隋末战争之后,对唐朝的社会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粤东俚人在他的带领下归顺唐朝,开启了粤东地区原住民的大规模汉化过程,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和循衍文化及涯话族群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他是俚人首领,明代以后的汉化浪潮中,人们为了隐藏俚人的身份,找出了北宋杨文广来,作为梅州杨氏的祖先,这和俚人地区春州(今阳春市)一样,也有人把杨文广作为春州地区原住民的祖先。这是我们在深入开展俚人文化调查以来,发现了岭南古俚人地区在以“汉”为正统的朝代推进更迭中,普遍存在着本土原住民想方设法去“土”贴“汉”的现象。雷州半岛去“土”贴“汉”这一历史现象的普遍性也很明显。
  岭南地区本土原住民明代全力谋求汉化并不奇怪,因汉化入籍有很多好处,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升格到“士、农、工、商”中,如果不能汉化,只能作为苗夷。王守仁《象祠记》云:“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苗夷:即泛指我国古代对南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苗夷的称谓是带有歧视性的。为了汉化,很多地方原住民都会通过谱匠的作用,统一到相同的祖籍地,诸如:大槐树、水井头、猪屎巷、瓦砾巷等等地名。粤西地区、海南(海南临高人族谱记载祖籍在莆田,成为了不讲汉族话的汉族)、广西沿海几乎统一祖籍在福建莆田,广西内陆地区几乎统一祖籍在山东白马县,贵州几乎统一祖籍在江西庐陵县(未汉化的布依族、侗族、穿青人的族谱都有记载),福建的几乎统一祖籍在河南光州固始县(史载迁瓯越之民处江淮间,固始县人祖先未尝不是瓯越人)。数以十万计的岭南本土原住民哪里去了?我们不得不说,岭南地区的俚人及后来迁入的瑶人,他们都“舍小成大”地为了今天的岭南多民族融和发展,为构建岭南地区的长治久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古鉴今,明识远图的先贤们所作出的贡献我们不但要铭记,还要为我们及后人树立为榜样!
  为纪念粤东俚人大首领杨世略平定南疆,护国佑民的功绩,值得当地政府在现基础上规划建设一个有名有实的“平南公园”,并且把这样一位杰出的先贤的事迹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作为当地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这是件大好的民心工程,也是提升地方人民文化自信、文化自豪的一个极好的事情。总之,曾为国家、民族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先贤都应被铭记,都应被后人尊崇和纪念,不管他是什么民族,什么身份!遗忘先贤,数典忘祖的人或地方一定没有前途,没有未来。
  这次考察,又让我们一行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感动于俚人为中华民族的融和发展而“舍小成大”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