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0-24期 第A2版:要闻

愿做一生的育人匠

——记“好心茂名·十大最美工匠”、中国创新型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茂名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吴中耀

  吴中耀向记者介绍学校高考情况。
  本报记者黄信涛摄
  好心茂名
  十大最美工匠
  本报记者杨珮珮
  “工人面对的是生产流水线上一件件物品,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思想个性完全不同的人。我愿在教育路上精雕细琢,做一生的育人匠。”在茂名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吴中耀心里,34年来扎根在教育事业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
  如今,茂名市第十六中学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空军航空大学等全国“双一流”重点大学录取。该校继2016年高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超百人大关后,在2017年实现了“百千梦”(上重点线超百人、上二本线超千人),2018年高考其南、北校区更是再次分享市直同类学校文、理科总分第一名。而这成绩背后,是吴中耀日渐沙哑的嗓子和日渐苍白的头发。
  
  在质疑中坚守
  在喧嚣中沉淀
  在吴中耀的印象里,爷爷和父亲从小就和他说,教师是这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他提到,尽管当时从事教书并不被人看好,钱少事多工作累,但他们家庭却将其视为光荣,自己的父亲更是以身作则,坚守乡村教书育人,默默奉献青春年华。吴中耀说:“当社会越来越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家人教会了我坚守的难能可贵。”如今,吴中耀已坚守在教育事业34年,他从乡村走到城里教书,从学校转到教育局,最后重回学校做校长。无论岗位怎么变,他始终牢记家人的嘱托与希望。
  2010年,他从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直接被调到茂名市第十六中学任党总支部书记、校长。有人说他傻,放弃在机关当公务员的机会重回基层一线;也有人看不起他,认为一个没有当过副校长的人凭什么能直接当校长。也是这一年,吴中耀的母亲患上了尿毒症。
  “一切从零开始”“社会的舆论压力大”“母亲的病重”,当三座大山同时压在吴中耀身上,他开始喘不过气,甚至不愿回学校面对。记者问他是如果渡过这段日子的,吴中耀说了三个词:沉默、耐心、等待。深知自己缺乏经验,他用勤补拙,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主动上公开课及开展课题研究,并常通过与师生交流,改进自己的不足。他说:“感谢那些曾经不理解我和不支持我的人,是他们质疑让我的内心更加强大,无论再遇到怎样挫折,都能沉淀下来做好自己。”

  专注每个细节
  善待每名师生
  别人当校长,专门抓成绩,而吴中耀当校长,先抓“卫生”和“礼貌”。他想让学生从中学会“自我管理”,做一个自律的人。有领导来十六中视察时开玩笑道:“十六中的地板干净得可以直接坐。”而记者也发现,当吴中耀走在校园里,学生们远远看到他就会笑着挥手喊:“校长好!”吴中耀说:“细节很重要,校风好的学校,能让学生学得更舒服。”
  有趣的是,吴中耀还有个外号——后勤部部长。在老师们眼里,吴中耀的好不仅在于他出色的教育管理,还有对每位员工的悉心照料。无论是教职工还是临聘人员,吴中耀都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让其无后顾之忧,专注工作。他在学校成立了晚修幼儿和小学托管班,鼓励有空余时间的教职工自愿回校,帮忙照看晚修值班老师带来的小孩。同时,他成立教工健身俱乐部,内设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骑行、太极拳、歌诵等健身队,在调节教职工压力的同时增强教职工团队的凝聚力,这也为他成功融合十六中的南北校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尊重教育规律
  独具匠心育人
  2012年6月,市政府为促进市直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决定将原省一级学校茂名市十六中和原普通中学茂名市十二中合并,原市十六中为南校区,原市十二中为北校区,共同组成新的茂名市第十六中学。合并之初,两校区虽是统一招生,实则貌合神离,各自为政。吴中耀从尊重每一位教职工做起,在赢得他们的信任后,开始整合两校区规章制度、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当他看到两校区的教职工逐渐形成一个团体时,他于今年大胆提出,高一高二的学生全部集中在北校区学习,高三的学生全部集中在南校区学习。他用出神入化的妙手将两所学校糅合成一所得到上级认可、社会赞誉的学校,成为茂名并校改革的成功典范。
  在吴中耀看来,育人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讲究独具匠心的艺术。一方面,他尊重学生个性,鼓励社团发展,大力倡导发展体育、艺术、科普创新等特色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该校科技创新团队在全省、全国的大赛中常年夺冠,创下佳话,其科技特长生也纷纷被名校破格录取。另一方面,他着力推动“名师工程”,全面实施科研强师兴校战略,创设多种机会为教师搭建“和而不同”的展示平台,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在他的带动下,名师不断涌现,如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福喜,南粤优秀教师梁静云,省首批优秀青年历史教师林春宇等。
  “匠心耕耘,静待花开。”吴中耀的眼里透露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