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6-10-18期 第A3版:热评/经济

茂名石化运用业务公开信息系统监控重点业务

  

■记者黄月华 通讯员徐红
  本报讯 茂名石化着力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标准化的深度融合,运用中国石化重点业务公开信息系统,对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工程建设、设备招投标、资产处置等腐败风险较高的重点业务在线监控,加大对“有岗必有责,有责必有风险”的廉洁风险的监督力度。
  茂名石化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高,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而家大业大,涉及面广、业务量多的特征也容易成为贪腐的集中地。为进一步实现对重点业务的监督,规范管理,茂名石化通过中国石化重点业务公开信息平台,加大队伍建设——日常监督——疑似问题调查——问题整改——规范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力度。他们组建了一支由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组成的网上巡视员队伍,作培训、给任务、晒成绩。促使巡视员通过重点业务公开信息系统自动预警或人工搜索功能,将合同的产品价格、承包商资质、有否招投标、结算金额等信息,逐条比对历史、中国石化兄弟企业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从而发现价格偏高、应招标未招、非资源库成员等疑似问题。
  疑似问题通过“线上提交”、“线下调查”、“线上答复”,实现问题发现、审批、完结的流程化、电子化处理,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业务监督,为公司重点业务安装了24小时在用的“电子眼”。如若发现有管理问题,下发书面通知,督促规范管理,从源头上抓好,规避廉洁风险。
  巡查人员在一份抢修某进口机泵的合同中,发现决算金额比合同金额多了1.78万元,于是对责任单位发函询通知书。该合同金额仅1.5万元,决算金额超合同金额1.78万元,对于纳税大户来说,可谓“毛毛雨”。但茂名石化人深知,廉洁问题无小事,小洞不补,大洞难填。大企业更应通过举一反三查找问题督促整改,从而规范企业管理。
  经严查,原来是机泵临时抢修,开盖后才发现需更换的零件和抢修项目远比当初定合同时预计的要多,于是产生了结算金额大的问题。问题查清了,茂名石化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以此为突破口,强化合同管理。加强业务的开标、选厂和商务洽谈全过程监督,通过合同管理信息(CMIS)系统、ERP系统等,对对合同履约条款进行检查,防止价格和质量异常。
  正是不因问题“小”而不为的坚持和一贯的严细实作风,茂名石化企业管理更规范更透明,连续十多年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为零,重点业务公开工作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比学赶帮超”竞赛获得两次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