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读书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1-13期 第第07版版:读书

雪域里融不掉的藏魂

《西藏的故事》 毕淑敏 著26.00元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年1月10日 一本书,一个全新的世界。 书中所讲述的那个世界,很多人陌生得犹如另一个星球。 “极端的严寒,极端的缺氧,极端强烈的紫外线,极端艰苦的跋涉……”这么多的极端,那是人类活动的极地,那儿是地球第三极,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只产大风与石头”,这个极地就是世界屋脊——西藏。 而这本书,叫做《西藏的故事》。 作者毕淑敏,曾在雪线之上的昆仑山与阿里戍边十载,对苍凉的雪域高原有着挥之不去的依恋与敬畏。她说,苍穹与高原,是她终生眷恋的诲人不倦的尊者,它们哺给她短暂的生命与宇宙的无涯。 《西藏的故事》,是毕淑敏关于西藏军旅生活的作品合集,有小说也有散文。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毕淑敏在序言里说,“那儿发生的故事太悲壮了,描写了一种人类生存的极限一种在极限中的挑战人性的苦难奋斗。” 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三座银色雪山,永久冻土极度严寒,暴风雪随时肆虐。那儿自然环境的恶劣,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同在一个地球,同在一个国度,我们无法相信在“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环境何等恶劣。极地的严寒与缺氧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雪域之上,死神随时出现。就连睡梦中,也不可避免。《昆仑之眠》中写道:“昆仑之眠是充满陷阱的黑洞,许多人在梦中永不复返。盖因睡眠时人的抵抗力减弱,犹如不设防的城市,死亡的偷袭格外成功。时时听到某人睡着睡着就过去了的传闻。我们每天早上起来见大家都还活着,心中充满着重新诞生的快乐。” 而在阿里无人区,甚至连死亡也不存在。因为无人区不存在任何生物,既无生物,何来死亡?即使如此凶险万分的无人区,边防战士仍然要在这儿进行拉练,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保卫疆界,勇敢地穿越了阿里无人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雪山之上,有着我们最勇敢的边防战士。他们“敢在难以生存的地方生存,以证明我们捍卫这块土地的决心,这便有了几分悲壮与苍凉。”在毕淑敏的沉实而质朴的叙述中,不仅使我们了解到西藏边防战士极端坚韧与极端无畏的品格,令人无限敬仰与感动。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之上,因为有着边防战士的青春与热血作盾牌,才保障了全国人民过上平安宁静的幸福生活。 这本书,讲述那座雄伟的雪山之上,那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地方,发生了超越我们想象的真实的故事。毕淑敏在娓娓而谈中,带我们进入极地西藏的生活场景中。从《昆山之吃》到《昆仑之喝》,再到《昆仑之眠》,这些最日常的生活细节,都有着难想象的艰险,而其中又充满着苦中作乐的情趣。而《昆仑殇》《阿里》这两篇小说,则是讲述了西藏部队特殊的军旅故事。以其细腻的文笔,让人感受到作者对那块梦幻般的土地,“永远抱有敬畏之心,它和我的青春纠结在一起,是我精神回归的故乡。” 毕淑敏在《自序》中说,离开高原30多年了,神魄又回到雪山上了。那段岁月,带着尖锐的冰凌,拒绝融化,游走在血液中。有一些人生经历,蕴含了我们太多的心意与太久眷恋,生命因此而变得宽广与深邃。在我们短暂的一生,我们用毕生的精力都不可能涉足所有的地方,因此只有通过阅读,了解到各个地方各种人群的生存状态,并以此丰富我们的人生,增加睿智与阅历。 文/伍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