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岁月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3-08期 第第07版版:岁月

刘 十

高州市西岸刘十,虽然升仙很久了,但高州许多人,念念不忘他。2000年出版的《高州竹枝词》,登载诗人梁劝勤写的一首诗: 高州西岸杨桃多,园艺名师刘十哥。 供应果苗兼卖果,奇装打扮笑呵呵。 “‘到刘十杨桃园吃果去!’这句话,成为高州城人,在炎炎夏日,吃完晚饭后的口头禅。” 上世纪60年代初,《南方日报》记者陈树生(后任编辑部主任,高州人)采访刘十,写了一篇新闻报道,上面引用的那句话,就是文章的开头。可见刘十杨桃,在高州人的心目中,多么受欢迎。 刘十生长在种杨桃世家,对各种杨桃特性了如指掌。 用甜杨桃仁种植结的果虽甜,但瘦身少汁多渣;而用酸杨桃仁种植结的果,饱满多汁无渣,但非常酸,难以入口。 刘十虽然识字不多,但天资聪慧。从青年时候起,他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培育出一种杨桃树结的果,既有甜杨桃树果实的优点,又有酸杨桃树果实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呢? 失败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十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初,发明杨桃树“嫁接”技术。培育酸杨桃树苗作母本,用甜杨桃树枝芽嫁接,结出的果,甜如蜜,特大饱满,多汁无渣。前高州文联主席莫仑赋诗赞颂: 刘十杨桃有到嫌,无渣多汁浸牙甜。 食脱脷头还想食,最佳加点辣椒盐。 从此,刘十杨桃扬名省内。他果园几十棵树结的果,从不摘去外处卖,在果园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著名散文作家姚北全,上世纪50年代,在茂名某报当编辑,60年代初,调去《南方日报》。在广州,他不忘名人刘十,百忙中,抽时间采访他,写出力作《刘十杨桃园散记》。文中谈到,刘十克服年老体弱多病,采用他发明的嫁接技术,培育出百千棵优质果苗,尽量满足人们种植需要。 由于刘十改良水果,发明嫁接技术,有杰出贡献,被县评为劳动模范。 刘十不但培育杨桃有名,而且他的奇异打扮更引人注目。 上世纪50年代初,六十 多岁的刘十,一年四季都穿着艳丽大红花衫、花裤,打着领带,头上白发梳着闪亮的发胶,打扮得花枝招展。他来到高州城,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许多人围住观看。一些农村群众,为睹他的“芳容”,步行几十里。刘十同“观众”配合得很好,抬头微笑着,任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