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0-08-05期 第12版:最解密

66年前新中国生产出第一架飞机

从制造到首飞仅用133天

  • 工人正在安装和连接飞机各系统<br>
  • 早期的初教-5<br>

  在中国空军成立之初,许多人连飞机的样子都没有见到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54年7月3日,中国仅用了133天就自行生产出了第一架飞机,并且试飞成功,这就是——初教-5。从此,也揭开了新中国飞机制造史的第一页,距离今天已66年。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
新中国航空工业从1951年创立,至今已走过了69年的光辉历程,从修理、仿制到自主研发,我国如今已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轰炸机、特种飞机、通用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航空工业可谓是一穷二白。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屡遭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党中央毅然作出决策: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制造自己的飞机!
  然而,既无财力又无技术的新中国,如何能造出飞机来?
  于是,中央决定向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寻求技术援助。
  经过18天的艰难谈判,中苏终于达成协议,苏方答应派遣一批专家,携带各种图纸资料前来中国,先修理后制造,帮助中国仿制苏联的雅克-18型教练机。
  1951年4月17日,中央作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自此,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正式建立。
  同年5月,在南昌正式建立飞机制造厂,对内叫国营320厂,对外称国营洪都机械厂。
  然而,说是建厂,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到处残垣断壁,杂草丛生。
  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残骸般躺在杂草丛中,一座孤独颓废的厂房对视着7座旧的机棚,30多台生满锈斑的机床奄奄一息。
  苦难蕴育新生,艰苦创造奇迹,一个新生民族的前进脚步是无可阻挡的。
  第一代航空人不分白天黑夜,挥动着双手,奋力拼搏,修厂房、铺铁路、埋电线,一边建厂,一边生产。
  当从朝鲜战场上转下来的飞机拉进工厂,洪都人在建厂仅仅148天就开始修理飞机,这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是一个惊人的创举。
133天造出第一架自己的飞机
  1953年,飞机建造正式拉开帷幕。
  320厂最初主要修理朝鲜战场上损坏的苏联飞机、志愿军打下的美国飞机,还有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打下与缴获的国民党数百架飞机。
  当年,320厂就修理好了30多架飞机,并送回朝鲜战场。
  到1952年的年底,工厂全年不但完成了162架飞机的修理任务,而且还自行试制成功了38项飞机主要零部件。
  1954年2月,苏联雅克-18飞机的全套图纸全部到厂,国家航空工业局一纸电令,批准工厂提前成批生产雅克-18飞机,正式拉开了工厂由修理飞机转向整机试造的序幕。
  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又面临诸多困难,大家忘我工作。设计部门耗费20多公斤白纸,描绘出17个系统、1067份图纸。
  各车间开展声势浩大的挑应战竞赛,每天24小时分三班昼夜作业,做到人停机器不停,许多职工连续30多小时不离开生产线。
  大家克服千万个技术难关后,1954年5月12日,经过总装、调试,飞机终于可以交付试飞了。
  1954年7月3日的下午5时15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厂成功地飞上了蓝天。
  初教-5飞机从资料来厂,到试飞成功,只用了133天,从零件投入试制到整机交付试飞,历时仅仅57天!
  初教-5的制造成功和顺利首飞,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行制造飞机的历史,掀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蓝天无垠,从此唱起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航空工业乐章……尽管光阴荏苒,再次回眸这段历史,仍会让人心潮澎湃。 (据《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