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2-13期 第20版:教育

教室里究竟有没有所谓的“C位”?

  猪年央视春晚小品《抢C位》引发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教室里究竟有没有所谓的“C位”?
  从学生本身的感觉角度评判,确实存在听课效果相对较好的座位。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座位”研究。参与研究的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清楚地听到讲课内容。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座位”。在这个区域,既能避免离老师太近经常吃粉笔灰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又能确保看和听的效果,无疑成了学霸们的首选。
  座位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影响不宜夸大。学习本身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成绩的好坏与位置并无必然联系。从根本上讲,好成绩来源于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自身不懈的努力,这些基本上与座位无关。只要学得专注并得法,坐在哪里都可以成为学霸。
  通常情况下,教师排座位大多在身高原则基础上,根据视力、听力、性别、个性等综合权衡。一旦掺杂家长们的请求,就变得复杂起来,令教师颇为头疼,纷纷感叹排座位是个“技术活”。不少家长抱着“点滴必争”的心态,不时闹出诸如“抢C位”之类的风波。
  老师在座位问题上应该主动求变,一方面积极探索圆桌式、会议式、小组合作式、组合式等新的编排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勤于走动,打消学生和家长挑选座位的念头。随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很多学校开始推行小班化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班化教室里的每个座位都是适合孩子的位置。
  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