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文化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0-02-11期 第第07版版:文化

献给茂名的一曲奋搏之歌

——记市优秀专家、省职工艺术家姚本树

本报记者邓义深 姚本树是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省职工艺术家、市一中高级音乐教师,也是茂名首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目前我市唯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和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也许是受姚老师像音乐般美妙话语的感染,与他交谈是一种享受和收获。他多年来对音乐教育和创作的执着与成果,对茂名这个第二故乡的情怀和深沉的爱,就像一曲“奋博之歌”。音乐人生奋博成“家” 姚本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湖北利川一个中医世家。人说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身为苗族儿子的他,从小对乡歌民曲耳濡目染,再加上民族遗传的天资,使他8岁就懂得了吹笛子、拉二胡,一首“扬鞭催马运粮忙”的笛子曲,吹起了他的音乐梦。小时对音乐的热爱,姚本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上课,他偷偷在课桌下用橡皮筋拉成长短粗细不一的形状,拨出一个个 “乐音”,逗得同学们个个都乐了,当然也招来老师的一顿“训斥”。初中时他跟着两位老师偷偷学起了钢琴、小提琴,大大提高了他的音乐素养。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他练成了“一技之长”,在后来高中毕业当“知青”时,成为了文艺宣传队的中坚力量,很快他就凭着这种“本事”,被推选到公社中学担任音乐老师。 但是,看似顺利的路,其实并不平坦。一心想深造音乐的姚本树,在那时尝到过两次苦果。一次是1973年某部征兵,他被推荐为部队文艺兵,并已作为新兵代表讲了话,但就在随部队出发时,被一位政审干部“留”了下来,因为他那任医院院长的父亲曾被批斗过。另一次是1975年,湖北艺术学院招收工农兵学员,经考核,学院决定录取他,但通知书却落在另一个不懂音乐的同乡手中。 虽然这些挫折让年青的姚本树有过抱怨,但并没有堙灭他的音乐梦想,反而更激起了他的学习劲头。他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坚持写歌作曲、唱歌练琴。不久他再次凭着音乐“本事”被调到县文化馆任专职音乐干部,负责当时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全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他进山下乡、采风学歌,与相关专家一起收集整理出的利川小曲等一大批民族音乐后来被收进了《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等。在这期间,他得到了当时以湖北民歌总编身份到利川指导民歌搜集工作的著名音乐家杨匡民的极大鼓励和帮助,更加激发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初考入了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第二年又考入了武汉音乐学院,成为干部作曲班十名学员之一,圆了进高等音乐学府深造之梦。 大学毕业后,姚本树回到家乡继续为家乡的民族音乐工作。这期间他主编出版了《利川民歌集》及其《续集》和《利川说唱音乐集》,参与编辑了《恩施地区民歌集》和《湖北民歌集》。1995年,姚本树以特聘人才身份调到茂名市一中担任高中专职音乐教师,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选为市第四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同年当选市音协第四届副主席,2002年成为茂名第一个加入中国音协会员 (目前我市仅5名),2007年收录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家辞典》,2009年被授予“广东省职工艺术家”称号,同年受聘担任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广东总决赛评委。 在扎根茂名的15年里,姚老师的音乐教育和创作硕果累累。其教学论文《论中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素质培养》,被选送参加1999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讲;《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路》一文被收入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文库。1998年他写的戏曲音乐研究论文 《鄂西地方小戏音乐结构及其特征》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论文评奖二等奖,这是中国戏曲研究最高最专业的评奖。从1986年在《湖北音乐》发表第一首歌曲《人民盼望党风美》至今,姚老师创作歌曲数百首,多次获奖,如富有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歌曲 《我爱你——茂名一中》,获得1996年由中国音协主办的全国歌曲大赛银奖;富有南粤乡土气息和风韵的歌曲《南粤情怀》,获茂名创作歌曲一等奖等。他还为不少电视片创作过主题歌,如为湖北电视台电视纪录片《一曲奋博的歌》所作的主题歌《葛藤之歌》等。扎根南粤唱响茂名 姚本树调到茂名工作的第七年,也就是2002年出版过一本书《南粤情怀》,在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富有感情的话——这片田园有我深沉的爱,这片大地有我斑斓的风采。他说,虽然自己并非土生土长的茂名人,但要用自己的音乐报答茂名人民,通过特色民俗风情音乐宣传茂名、唱响茂名。他先后创作了18首反映茂名地方文化和景观的歌曲,如《巾帼英雄冼夫人》、《过年例》、《一座山,一片滩》、《放鸡岛》等,其中8首入选了《中国原创音乐歌曲作品选》。这些歌曲艺术地展示了我市浓郁的民俗风情、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曲调优美动听、抒情欢快,清淳而有意味。他计划将这些歌曲集结出版,书名就叫《献给茂名的歌》。 姚老师说,茂名有很多独有的民俗风情,这是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一种民族文化,但很多不为人所知。在建设文化强省和文化茂名的背景下,深挖并研究这些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以音乐的形式宣传这些民风民俗、唱响自己的特色,最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姚老师说,作为一个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他很想有一天将自己创作的茂名民俗风情音乐搬上舞台,举办一次音乐会,专唱茂名民俗风情之歌,有关领导和部门也正在为此努力。 要实现这个梦想,姚本树老师深知任重道远,但他为此一直努力着,从不放松自己的追求。正如他在自己创作的《葛藤之歌》唱的那样——哪怕道路漫漫,也要奋进,也要奋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