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10-16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九大措施主导 凸现生产特色

高州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全力以赴保增长 本报讯(特约记者 莫晖)近年来,高州市按照中央、省和茂名市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施“兴农安民”发展战略,围绕产业抓特色,围绕特色抓基地,围绕基地抓生产要素集成,初步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7亿元,比上年 (下同)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5458元,增长6%。农业总产值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名,畜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排全省第一。 九大措施主导农业发展。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建设,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强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二是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西部、北部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冬种北运菜。开展特色农产品普查,挖掘自身优势,推进作物布局调整,开发“土特产”。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品种、市场、资源、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新的特色农业项目。抓好“一乡一品”项目建设,形成数村一品、数镇一品、一区一特色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三是发展品牌农业。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四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个环节管理和服务,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五是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其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民抵御风险和参与竞争的能力。六是抓好养殖业基地建设, 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七是加快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与农业的生态化、现代化改造。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项目的对接,围绕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重点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及密闭果园生态和现代化改造。八是推动产业升级。实施土壤地力重建和微生物定向调控等肥力生物修复与改良技术,改良恢复和提高土壤地力,进一步改善水果品质。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和研发龙眼、荔枝、香蕉和蔬菜深加工技术,形成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九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制度创新。以合作社作为平台进行技术服务和农机投入,加强农民的科普教育培育转型农民,培育农业科技骨干,重点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技术 “二传手”,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现代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该市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特色化、基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科技兴农”,2008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改良水果面积8万多亩,良种良法普及率达90%以上,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大力发展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建成布局合理、区域化发展的荔枝、龙眼、香蕉、黄榄、淡水鱼养殖、肉蛋鸡和瘦肉型猪等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立荔枝、龙眼、香蕉、鲜淮山、肉猪等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3个,茂名市级技术创新专业镇4个;新发展曹江鲜淮山、云潭“爆皮王”番薯、石鼓何首乌、古丁南药、分界鳄鱼等多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0多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2.5亿元;新引种红肉菠萝蜜、四季菠萝、珍珠番石榴、枇杷、砂糖桔、红花油桃等名优稀品种,试种面积约5000亩。二是打造了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有10个产地15个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基地认定产品认证、5家企业8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4个产品获得中国有机食品认证。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23个省、130多个大中城市。三是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发展明河香蕉合作社(长坡镇)、柏桥荔枝专业合作社(根子镇)、泗水蔬菜协会(泗水镇)、高州长兴罗非鱼养殖合作社(高州市城区)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2个,会员1.6万人,带动农户16.36万户,实现年销售收入31.36亿元。四是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该市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茂名市级龙头企业5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家,年创利润超500万元的企业3家;以种养为主的企业4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3家;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4家,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