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6版版:旅游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9-02期 第第06版版:旅游

初识绵山已心醉

如果不是亲历绵山,我真的不会想到北京咫尺的山西,竟然会有如此奇绝美妙的山。它的奇绝足以让人惊魂,它的美妙足以令人心醉。 站在山巅,会让人感到绵山有一种包容天地、吞吐万物的气势。我们“会当凌绝顶”,感到的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一览群峰低。也许正由于我们在险峰之上,才有幸真正领略了它的无限风光。难怪如此陡峭的山,而千百年来登临者却络绎不绝。绵山,它不仅陡峭奇绝,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充满慈悲为怀的佛性的灵光。它集道、佛、儒三教于一体,方圆几十里的岩上岩下,名刹古庙星罗棋布。由于时间紧,我们只是就近游览了著名的云峰寺。云峰寺,又称抱腹岩,因山势如两手挽腹而得名,是一座高约18丈、长约45丈、深约15丈的巨形岩洞,堪称天下第一岩。自台下向上仰望,只见殿宇参差、勾栏蜿蜒,犹如空中楼阁。 空王佛是云峰寺以及整个绵山供奉的佛祖,据说是汉人中最早成佛的人。这个佛祖俗名叫田志超,他对佛教禅宗的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后圆寂坐地成佛。殿内供奉的佛像是他的包骨真身,是佛转世后又成佛的空王佛。据传当年李世民为感谢田志超 “解民倒悬”之恩,率众臣朝山拜佛。在抱腹岩,当得知田志超己圆寂西归,李世民不禁仰天长叹:“此行空望佛矣!”,顿时天空出现了“空王佛”字样,于是唐太宗下旨在这里修建了空王殿。殿内所有构件,包括台座门拱等都保持了唐代以前的风格。在云峰寺的石佛殿等殿宇内,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时期的雕塑异彩纷呈,颇具文物价值。站在这古洞前,望着这横空出世一般大腹便便的抱腹岩,我在想:抱腹岩,你也像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一样能容进天下难容之事吗?不过有一点我已清晰:它腹内包容的绝不只是二百余间殿堂庙宇,更包容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和道德文明史。 站在岩下,看到陡立的岩壁上有无数系着红绳带的挂铃在风中摆动唱响。原来抱腹岩挂铃是绵山的一绝。据说,每逢庙会,许了愿的善男信女们就雇人从岩顶 将挂铃者用 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利用前后晃动的力量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操作完毕再用绳子把挂铃者放到岩下。场面惊心动魄,令人惊叹不已。岩壁上的一个个红色的银铃,向佛主表达着一份份真诚,向人们展示着一份份美好的夙愿。我想如果佛主真的有灵的话,一定会为这些善男信女的虔诚而感动的吧! 清晨的绵山,空气透明得让人心醉。仰望天空,天蓝蓝,云淡淡;举头看山,山巍巍,草青青。峭岩绝壁,殿宇林立,古筑肃然,钟声悠悠,香烟缭绕,佛光普照那一份空灵之感,大概只有此时此地才会有的吧!有人说,大海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说,大山也同样能净化人的心灵,何况是这样充满灵性的名山。绵山在我心中是一幅画,一首诗,看它读它,心灵深处那种只可感知而不可言喻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已经触摸到了这山的灵秀之气。“道通天地大,德贯古今长”,无意中我把那个高大的殿宇门相的话记在了心里。(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