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12-04期 第A5版:论丛

茂名地方特色文化研究

冼夫人是开拓万泉河文化的杰出人物(五)

  

黎国器
  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也是冼夫人的主要思想。这种思想,具体表现于她对各民族的关系与国家的认识上。她认为各民族应该平等、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大自然的恩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不要“恃强凌弱”,“侵掠傍郡”,使“岭表苦之”,给人民带来灾难;应该与人为“善”,与己为“善”,讲“信义”,讲“抚慰”,讲“仁爱”;对于残害各民族百姓的民族败类,决不手软,必须“压服”,只有这样,各民族才能过着和平安乐的日子。冼夫人的民族政策,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秦汉以来,饱受民族压迫之苦的海南人民,纷纷归附她,赞美她的民族政策。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在历代海南的名胜古迹中都有记载。比如,苏东坡“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和陶拟古》)“父老思”什么?当然是思念冼夫人的“仁政”、“恩德”。“灭李诛欧两世忠贞垂日月,安黎抚越三朝人杰震古今。”(琼山遵潭冼庙对联)“圣德如天施德泽,娘恩似海沐恩波。”(琼山境内冼庙对联)“年年诞节启仲春,考钟伐鼓声渊阗”、“岁时伏腊走村氓,祝厘到处歌且舞”(王弘诲诗),等等。冼夫人倡导的民族之间“为善”,讲“信义”,在万泉河两岸,乃至海南,代代相传。比如,“明正统年间,马润通行米商,财源横溢,家藏万贯。某年旱灾,庄稼无收,天灾国难,民不聊生。马润通慷慨解囊,捐银数万,粮草数吨,扶国救民,功高义重,被皇帝赐予‘义士’称号。润通卒后,帝立旨碑于墓前,旨曰:‘文武百官至此下马’。”(《琼海县文物志》)。据《乐会县志》,马润通,乐会县,万泉河畔执礼村人,他慷慨解囊,救济饥饿灾民的义举,充分表现了冼夫人的在民族之间“为善”与“信义”精神。又比如,长期以来,每当石壁镇举办“军坡”节时,琼中县等地的黎、苗族同胞都来参加“军坡”节。一连几天,他们都住在附近的汉族同胞家里。汉族同胞夜不闭门,让黎、苗族同胞自由出入。大家和睦相处,共享节日的欢乐。这都是冼夫人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精神的延续。
  对于国家政权的更迭,江山易主,冼夫人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弃旧图新,坚决拥护新政权。秦统一中国之后,岭南(含海南)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冼夫人的心目中,国家的统一是首要的,谁都不能违背。她经历了三个朝代,只要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她就拥护哪个朝代,支持哪个朝代的皇帝。她决不会把岭南(含海南)变成独立王国,和新的朝廷分庭抗礼。如果她发现有分裂国家的行为或人,她就毫不犹豫地制止。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争,减少流血事件,社会才能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统一。她逝世之后,她的孙子冯盎继承了她的遗志。比如,当唐高祖李渊起兵灭隋之后,统一了中国,李渊的大将李靖兵下巴陵(今湖南岳阳),破萧铣,冯盎(海南总管)就率部降唐。唐封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领高、春、白、罗、崖、儋、振等八州,并在崖州(今琼山境内)设都督府,由冯盎统管各州,军事总管仍是冯盎。冯冼家族一代一代都是忠于祖国统一事业的。冯冼爱国爱乡的精神,在万泉河两岸,乃至海南岛,代代相传。
  据史料记载,海南的先民爱吃甘薯,这是他们的杂粮。长期吃甘薯的先民,很长寿,有不少人活到100岁以上,有的活到120岁。据《万泉河》2006年第二期刊蔡笃育先生的《红薯传奇》介绍,长期吃红薯的东方县和万泉河两岸人民,都很健康。他写道:“儿童茁壮成长,小伙子容光焕发,中年人身强力壮,耄耋老人常见村头逍遥,少见有人患什么病。”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薯……海中之人寿百余岁者,由不吃五谷而吃甘薯故尔。”于古代海南,在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种甘薯是轻而易举的事。从古代到当代,万泉河和南渡江两岸的百姓都爱种植甘薯。我小时候,我妈妈每年都种甘薯。我也爱吃甘薯。据传说,冼夫人到了南渡江边的新坡,看见百姓吃甘薯,她也爱吃甘薯。在我家乡,还有一种野生的藤状植物叫“山薯”(属于淮山类,是中药)。它多数长在深山老林里。抗日战争时,我没饭吃,就跟大人到深山里挖山薯吃。冼夫人认为这种“甘薯”、“大薯”或“山薯”都很好。她号召万泉河两岸和南渡江两岸的老百姓都要种这种“山薯”。据传说,冼夫人去世后,每年“祭祀”冼夫人节时,百姓都以甘薯等薯类来祭祀冼夫人。在“祭祀”冼夫人节期间,卖“甘薯”等薯类的农民不少,买甘薯类食品的群众也很多。大家都说,吃薯类,身体健康。据民间传说,冼夫人巡察万泉河两岸时,发现很多农民家里都土榨山茶油。海南话俗称“山柚油”,油香四溢,冼夫人爱之,曰:“珠崖香油”很好!
  种稻是古越族(俚人)的文化特征之一。海南的稻,有水稻和旱稻。山区里的俚人,既种水稻,也种旱稻。种旱稻,主要是刀耕火种。黎族先民,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男子耕农,种禾稻、黄蔴,女子蚕桑织绩。”(《汉书·地理志》)冼夫人到了万泉河和南渡江两岸就大力号召居民种植水稻。传说,冼夫人在黎母山区发现一种野生稻,它的米很芳香。冼夫人就大力推广这种“香米”。冼夫人从大陆带来的俚人和当地的居民一起开辟荒地,使之变成水田,种植水稻。如今,万泉河两岸,乃至南渡江两岸等,有那么多肥沃的稻作田野和田园风光,应该归功于冼夫人及其俚人早期的开辟。虽然,在海南的正史里没有留下很多记载冼夫人开拓海南的资料,但是,却留下了口碑,留下了冼夫人及其俚人开垦耕作过的地方的地名(越族人口音地名)。那些地名一直沿袭到今天。“例如,‘那’字,表示水田,琼山有那庭、那射,澄迈有那合,临高有那鲁,定安有那危,儋州有那细,陵水有那陋,感恩有那甘等。”(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司徒尚纪教授还指出,以古越族语音命地名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海南有一千多个。比如,琼海的“多河”(万泉河原名叫“多河”)、“多异岭”中的“多”字,“博鳌”、“博古园村”中的“博”字,“六合岭村”中“六”字,“马奥村”中的“马”字,“南面坡村”、“南星村”、“南崛村”、“南正村”(俗称南山)、“南牛岭”、“南俸农场”中的“南”字,等等,都保留了古越族语音。此外,古越族对狗的崇拜,以狗来命名的地名也有,比如,“瘦狗岭”等。透过这些地名,可以了解很多历史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冼夫人及其古越族(俚人)的稻作文化在当地的影响。以“南”字命地名的,在海南比比皆是。例如,南渡江、南丰水库、南建知州和南建江等。在雷州半岛,以“南”字命地名的也很多。在海康县就有五十多个,比如,“南六”、“南畔”和“南田”等。“南或湳为典型古越语,作为地名与方向无关,意指水。”(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司徒尚纪教授说:“海南还有‘打’字地名,且以‘大’字同音,也属古越语地名。”(见前书)比如,昌江有大安、大章,陵水有大宁,东方有大田,儋州有大成,琼山有大林、大致坡,万宁有大茂,琼海有大路、大礼。在我家乡万泉河岸有大村、大朗、大山和大火等村、地名。这些地名和村名,可以追寻到一千多年前,冼夫人及其俚人在万泉河岸两岸,乃至海南,在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方面所留下的踪迹。
  最近,我看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知道冼夫人的家乡一带,迄今还保留着一千多年前的古荔枝树。这使我想起,我的村子,于上世纪40年代前,也有几棵一千多年的古荔枝树。在上世纪40年代,我还看见万泉河两岸的农民种黄蔴和蚕桑等,这种生产活动方式和冼夫人家乡农民的生产活动方式很类似。从而,可以说,万泉河两岸的稻作文化,和冼夫人家乡的稻作文化是大同小异的,正如司马迁所说,“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史记》卷129)
  据南海网最近报道,远古的黎族先民,在万泉河、南渡江和昌化江等河面上,最早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葫芦。葫芦浮力大,人扶着葫芦,就可以游水过河。据司徒尚纪教授的《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介绍,“越人向以善于航海闻名。1976年在雷州半岛化州县古越人居地,出土六艘独木舟……约在当东汉至魏晋之间制造。这是古代越人使用独木舟为交通工具的物证。”古越人就是以独木舟和竹排等,作为渡海工具,登陆海南岛的。冼夫人号召越人带着铁、铜等冶炼生产技术与工具,登陆海南岛,因而,促进了海南岛的铜、铁等制造业。据说,海南后来也能造铜鼓和独木舟了。黎族在万泉河等河流上使用独木舟,其历史悠久。我小时候在黎族地区的小河流中,还看见独木舟。据说,万泉河两岸的黎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锻造铁器的技术,生产他们所需要的生产工具。这种生产技术与方式,代代相传。隋唐以后,万泉河两岸逐渐出现一些农贸集市、铁器作坊等,尤其是,唐宋以后,万泉河两岸,乃至海南岛的经济与贸易就相当发达了。万泉河中游的石壁(镇),就是铁器业(生产农具)和农副产品交流最发达的集市之一。我小时候就看见石壁有几间“打铁铺”,专门生产农具。冼夫人就是在万泉河两岸,乃至海南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的先驱。
  冼夫人在治国安邦中,身体力行,重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尤其是,到了晚年,她还“亲披甲,乘介马,张锦伞”、“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僚”(《隋书·谯国夫人传》)。传说,冼夫人最后一次来海南巡视,因劳累过度,在今澄迈县老城逝世。冼夫人的重调查研究之风,在今天,也是一种可扬之风。
  说起海南的历史,有人就说,秦汉的开疆,唐代的繁荣,宋代的贸易,明代的人文,清代的大开发,却忘记了经历梁、陈、隋三代的冼夫人对后来海南的崛起所起的历史性作用。尤其是,冼夫人强调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准则,所恢复建立、健全起的郡(州)县制,为以后海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务必重视冼夫人在岭南乃至海南的历史地位!弘扬她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