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11-29期 第B2版:夕晖

哪里需要 我就往哪

——记化州市“新时代”退休工人周利荣

  

周华太
  “我是来割胶的,哪里需要,我就往哪。”这么一个平淡而又沉实的话儿,体现出农场工人周利荣服从领导安排,不怕艰苦,耕耘橡胶园工作的情怀。
  周利荣,化州市合江镇塘乐村民,出身贫寒的他,念完小学就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他人小劲头大,开工跑在前,收工迟在后,受到社员的好评。上世纪60年代,公社组织修水利大军,开赴文楼引陵(陵江)工地,周利荣随“军”而至。后被带队干部李裕金选进由50多人组成的突击队,“战斗”在平福、翰堂旺竹的两条隧道上。由于工作积极、踏实,常受到工地指挥部的表扬。与此同时,适逢就近的农场为了妥善解决场群关系“招工”之际,指标落实到利荣所在的生产队,社员们都说周利荣是最好不过的人选。经主管部门批准,他于1967年当上了农场工人。
  二十三岁的周利荣,依时到国营新时代农场报到。领导看过有关手续,吩咐主管干部安排好临时住处。次日,便由技术人员与他同来的新工人上割胶的理论课。随后,就进入割胶的实践训练。看场部前后那留下刀剐痕迹的排排桉树,便是新工人学习割胶的见证。周利荣像小学生似的聆听理论课,全神贯注看技术员持刀的手势,挖割的深度,倾斜的角度;进行实地操作时一丝不苟,经测试,令领导非常满意,于是问他:“割胶是在午夜的,收胶乳要赶在清晨,你一个人在这深山僻野……”“我是来割胶的,哪里需要,我就到哪。”周利荣斩钉截铁地说。领导非常满意利荣对工作的热情执著。
  改天,周利荣遵照领导的安排,到了新时代农场的第二队(大坑),这是该场最偏远的生产队。他不追求住房与物质条件的好坏,在乎的是否自己具备了“南泥湾精神。”队长的关心,同事间的友善,大大鼓舞了他工作的积极性。夜里,他把照明的电石灯拟作灯塔,把天籁之音拟作音乐的交响。晨曦尚未退尽,当他向收胶车倒出乳白的胶水时,心里说:祖国的工农业、国防事业等多么需要你呵。他工作不知累,白天忙于除草、松土、挖坑、施肥等系列护苗的劳作。分管的胶苗枝繁叶茂,胶汁多,质量好,但场里评优他多次让给同事,着实令人敬佩。
  光阴如逝水,岁月不留人。周利荣兢兢业业在新时代农场的大坑队干了36个春秋,于2003年退休了,才肯放下朝暮相伴的割胶刀。由于他教育有方,儿子孝顺,因就读的专业对口,毕业后找到如意的工作。退休后,热情好客的他,常有街坊邻里到来拉家常,抚今忆昔;农场同事也慕名前来聚旧,不亦乐乎。惯于勤劳的他,趁在环城路还未硬底化时,已种上的两排龙眼树年年果实累累,果熟期间,凡是有到他家作客或闲聊的,除了大饱口福之外,还非要带个大包小袋返家不可。靠南角那个小园,白菜、菜花、葱蒜、盐茜、香芹等比比皆是,你需要调味时也可信手摘来,他们觉得有朋友分享他的劳动果实,是人生的又一大快乐。
  如今70多岁的周利荣,身体结实硬朗,挺直的身躯,挑上百斤重的担子脸不红,说他步子不减当年并不言过其实。每天晨运步行4000多米,那柴草就是从百足岭山庄挑下来的,见者无不为他“老来壮”啧啧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