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4-22期 第B3版:往事

清明节的缅怀

  

袁富善
  化州市合江镇的茂坡村,地处陵江边与合江圩、那务圩、新圩等的中心地,是一个四面环山,地形隐蔽,民风淳朴的小山村。1998年,经广东省政府审定为革命老区村。
  每年的清明节,茂坡的村民都会来到烈士的墓碑前,缅怀当年化茂边区区长黄崧森、游击队员黄亚贵两位烈士。1948年2月,在茂坡开展革命活动的黄崧森、黄亚贵为保护村民壮烈牺牲。
  1946年夏秋的一天夜里,月亮当空高照,劳作了一天的村民惯例地在村口的石阶上纳凉、聊天。这时,有10多个人从新屋塘边进入村里,村民们骚动起来,一位领队的同志安抚村民说:我叫黎云德,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不伤害群众,请放心。秩序安稳后,他向村民讲了很多革命道理。当晚随队的还有黄崧森、董伯才、黄志光等。此后,他们把该村作为据点,经常入驻。他们大多白天藏宿,晚上外出活动,活动十分保密。因袁宝初是族老袁晓清的儿子,有一定的族望,同时,宝初的妈妈外家与崧森是族亲,因此,每次到来,大多是袁宝初安排住宿和吃饭。
  今年84岁的袁少娟回忆,有时家里做好饭后,大人不便去送,便叫她送去给游击队员吃。为保证游击队的安全,村里还派人为他们站岗放哨报信,“我当时9岁,经常与袁成生、袁玉生、袁碧娟等上对面山头放哨,监视方田、高桥方向有没有国民党兵过来。”袁少娟说。今年88岁的袁为善回忆道,当时游击队发展壮大,需要添置一批衣服、胶鞋,父亲袁翰泰便利用木船运柴到梅菉出售的机会,买回几十双胶鞋送给游击队使用。
  为了支持游击队,村民都力所能及地捐款捐物。据村民说,当时袁敬瑞捐赠了800万元(旧币),袁翰泰、袁翰珍各捐了300万元,还有袁仁善、袁敬林等也捐款。在几年的时间里,村民在游击队员的教育下,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积极为革命作贡献。
  1948年春节后,黄崧森、董伯才、黄亚贵等一行5人从秧地坡村转移到高田垌村,遭到高田垌村个别人的拒绝,黄崧森他们只好转移到茂坡村。
  年初四上午,高田垌村有人到茂坡村探听黄崧森等人的下落。得知黄崧森等人就在茂坡村,便跑去新圩乡公所通风报信。当天下午黄昏时,新圩乡公所出动乡兵到茂坡村进行围捕。游击队本想组织武力开火突围,但他们又觉得这样会引来乡兵对村民的扫射,给村民带来更加惨重的损失,为了保护村民和财产,他们决定放弃武力对峙,用梯子翻墙突围。黄崧森等三人从村后突围,走到大冲坑口岭咀时被乡兵发现,乡兵开枪扫射,黄崧森当即被打中腿部,鲜血直流。他们又从另一条路突围,走到庙西坑口时,乡兵追了过来,黄亚贵中枪牺牲,黄崧森和另一名队员逃脱。受伤的黄崧森艰难地翻山越岭,走了一段崎岖的山路后,他再也走不动了,便伏在水坑边,被一个乡兵发现,黄崧森身中数弹,当即牺牲。敌人砍下他的头颅挂在村口的榕树上,还送到合江圩“示众”,威逼他的父亲交出“花银”千元赎回头颅,后来又将他父亲杀害于中垌圩边,残忍至极。
  黄崧森牺牲后,新圩乡公所乡兵马上进村清剿,逐家搜查,扬言要烧杀全村,还把村民赶到大地堂,搜身训话,要他们供出谁收藏游击队,将村民折磨了一个通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那些屠杀游击队员的刽子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解放后,黄崧森家乡的人民在他进行革命活动的禾堂岭小学建起了纪念馆,供后人缅怀,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现在的茂坡村,已由当时100多人的小山村,发展成为有700多人口、安乐祥和的美丽乡村。村里修了水泥硬底化的村道,安装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楼房……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老区人民不忘初心,振兴家乡,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