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4-04期 第2版:热评

传承“清明文化”,践行绿色理念

  众议堂
  崔耀奇(电白)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翻飞,清风吹抚,光影四射,温润晴和。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期间,人们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瞻仰烈士,由此勾起对于过往的回忆和对逝者的怀念。清明祭扫,意在追思怀远,重在情至心诚。近年来,“文明祭扫”成为社会新风气,通过网上祭奠、纸钱换鲜花、植纪念树等健康、文明、安全、低碳的形式开展祭扫活动,逐渐形成了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节日氛围。这些祭扫方式,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顺应现代文明,展现出现代人“慎终追远、文明有礼”的新境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文明清明,要体现出一种文化传承,对“清明文化”的了解,是当代“清明祭扫”的应有之义。
  相传,清明节与上古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在清明前一二天,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禁火冷食是寒食节主要习俗,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演化。上古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渐浓。到了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告作出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有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消化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诗云:“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一个由节气命名的节日,它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审美情趣、道德信仰和社会风俗。传承清明文化,要诠释其精神内涵。清明祭祀在寄托对已故者哀思的同时,也应体现对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和沿袭。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孝道的实践要求每个人在社会及家庭中扮演好角色,用实际行动展现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修身齐家来丰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当今清明的文明祭扫要体现责任担当。文明祭扫,在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更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文明祭扫是破除丧葬迷信、推进丧葬祭祀习俗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工作,更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开展文明祭扫,符合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求的生动体现。文明祭扫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共同打造“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理念,注重保护好自然遗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传承传统文化,践行绿色清明,让清明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