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3-15期 第02版:热评/辉煌60年 巨变看茂名

难忘峥嵘岁月 奋斗薪火相传

  

讲述者 陈桂豪

前言
  当年的原矿车间是茂油公司(茂名石化公司前身)工作条件最艰苦的车间之一,其时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物资匮乏,工作环境恶劣,车间工人仍能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石油提炼顺利打通了关节部位。时隔多年,陈桂豪(时任车间宣传员)对当年战天斗地,大干大变的生产情况依然记忆犹新,回忆起车间工人不怕苦不怕累,战胜艰难困苦,奋勇争先的峥嵘岁月,至今依然感到豪情万丈和无尚光荣。透过历史的记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弥久常新,指引人们继往来开,不断创造新辉煌。
  建在茂油公司炼油厂西北部的原矿车间于1960年开始,担负着从露天矿运过来的油页岩进行破碎、筛粉加工、传送带运输油页岩到干馏炉和排除灰渣等,是茂名市庞大的机械设备车间。原矿车间1977年被评为茂名市红旗单位,1978年获茂油公司“艰苦奋斗的好榜样”红旗单位。那个年代我是车间宣传员,看到原矿工人在奋斗中,谱写红旗之歌。

大干大变
  在原矿车间有两条倾斜的传送带一头顶在蓝天半空中,一头插在地下5米多深。这就是26号27号传送带设备,它把干馏炉燃烧过吐出的油页岩炉灰(称“废矿”)上传到废矿槽。遇到下雨,雨水渗到26号27号传送带尾部,油页岩炉灰滚滚滑落,把尾部20多米全埋住,车间调度紧急电告各岗位抽人铲炉灰,40多人要一身泥水一身汗地拼命苦战,用一个多小时将油页岩灰一锹一锹地铲上传送带,才恢复开汽正常。有人说“原矿工人没啥怕,就怕炉灰多打滑。”
  传送带的炉灰打滑这个老大难问题,多次摆在车间生产会议上。设备员到现场找出原因是传送带道太斜了,量出有关数据绘好图纸,经车间领导班子讨论作出方案。1970年,利用一次检修的机会,集中了180多人,决战在26号27号传送带工地上,在30多米长的一段350平方的地段,将传送带机和传送带道房抬高1.35米,使传送带倾斜从20度缩小到14度,用奋斗的精神有效地解决了炉灰在传送带打滑这个难题。
  在三、四部油页岩干馏炉顶上,过去只靠一条传送带运输油页岩到贮矿槽,有时超负荷,油页岩压住传送带,炉子吃不饱。为了改变油页岩供应的问题,车间决定于1974年7月,自己动手建造15号传送带运输机。但想得容易做起来艰难,需要5000多个工日,而车间只有40多名维修工人。倒班人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定岗定员,没有富余的劳动力。怎样完成这项大型基建工程呢?在各工段的动员会上,大家纷纷提出减少定员,抽出人力支援工程。人心齐,力量大,各个工段抽调人手组织了工程突击小分队加班加点,但见焊花闪闪,人拉肩扛,只用了4个月时间就建造了230米传送带支架,装上460米长传送带,完成了这个庞大的工程,改变了油页岩供应不足的落后面貌。

改革创新
  原矿车间共有207台设备,其特点是“老、大、黑、粗”,加上原设计上很多地方不合理,因而造成设备状况差,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就拿废矿槽底下的72个漏斗来说吧,过去要5、6名操作工费很大力气压住拉杆放漏,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七十年代初,全部改装通连的风管和汽缸,操作工轻轻一拧风阀,左右手摇着扶把,可开可关漏斗,按上信号,矿机车、火车可进可出,有时一个人可轻易操控两个漏斗,10多分钟可装一排车,彻底解放劳动生产力。老工人邓晶荣笑着说:“风力装车又快又好,太神奇了”。每个班由过去装6排车提高到装10多排车。
  最初,将油页岩从一条传送带传送到别一条传送带要靠人工翻闸板,劳动强度大。设备员吴耀城创新试验射流技术,工人在操作台前一按旋扭,闸板就灵活翻转过来,既方便又准确。在翻车场上,过去每翻一排油页岩车,要4个人将掉在板槽边上的油页岩一锹一锹地铲下去。通过改革,用机械自动清扫,只要一动手柄,油页岩就自动跑到翻板槽了。
  在破碎加工油页岩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操作工在清扫中相当艰苦。车间决定改造修复四套除尘设备。在改造第一套除尘装置,没有直径一米的管材,原矿工人迈开铁脚板,跑遍全厂的废料堆,终于找到了六段长短不齐、厚度不一的废管,敲敲打打、拼拼凑凑装接起来。十米长的管线却焊了40多米长的焊缝,就这样采用变废为宝的土办法,使四套除尘设备顺利工作,空气含尘量隆低了70%左右。
  在改革创新中,过去转动轴的轴承原设计是滑动的,又费人工又费黄油,他们逐一地将其改成滚动轴承,并把人工注油改为机械自动注油,节省了人力,在艰苦中创出了新奇迹。

薪火相传
  1970年至1974年,公司从市区、农村、下乡插队知青招来了四批青年工人,其中有80多人在原矿车间工作,为车间增添了新鲜血液,车间工作人数达到389人。当时,工人上岗时身上、衣服、鼻孔沾满油页岩粉尘,环境条件相当艰苦,职工中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原矿楼高梯难爬,粉尘滚滚瓦斯大,干一个班筋骨酸,干一辈子太可怕。”不少人产生调动的想法。车间团总支抓住青年工人在工作中肯干,但又怕苦怕累的特点,每年举办1-2次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请老工人、老团干讲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为了节约一分一厘办企业,组织共青团员到市郊的金塘桂山、高州石鼓挖勒角根回来扎扫把的故事。为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成立青年回收队,建立回收小库,把回收的各种配件修复涂上黄油分类放好。把各岗位用过的棉纱头回收,用油页岩粉泡制过洗净晒干,再分配到各岗位使用,每年为企业节省棉纱头4000多斤。各工段都有修废小组。每年收废铁50至100吨,利用百分之三十左右,并且回收、修复、利用废旧零配件材料物资20多种,总值按当时价格折算达5至10万元。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代代相传。
  四十九年过去了,露天矿已变成美丽的生态公园,原矿车间已远去。每当我想到那个大干快上的火红年代,仿佛看到了“艰苦奋斗”这面红旗猎猎飘扬!听到了凿岩机捶打油页岩的撞击声,大块大块的油页岩被粉碎,让传送带送进干馏炉,烧呀炼呀,直到挤出油。
  (本报记者 董玉奎陈丹丹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