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3-04期 第A3版:要闻

城市因油而生 石化弦歌不辍

讲述者 蔡湛

  • 茂名石化页岩干馏第4部炉在上世纪60年代末建成。图为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br>
  

前 言
  茂名建市60年来,因为石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成就了今日茂名。
  作为一位老茂名老石化,蔡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石化产业推动茂名发展感怀犹深。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蔡湛从广东石油学校毕业后来到茂名石化,在公司宣传部门工作了30多年,一直奋战在新闻采访一线,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不仅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茂名石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节点和重大事件,而且采访了许多南方油城第一代拓荒者,收集积累了大量茂名石化产业酝酿、诞生、成长的原始资料,是茂名石化产业六十多年砥砺前行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抚今追昔,他感慨地说,茂名石化产业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回眸创业历程,讲好茂名故事,传承城市精神,对今天大兴产业、打造产业强市力度绵长。
  六十多年前,创业者肩负缓解国家缺油困难的历史使命,开启石油石化创业征程;六十多年后,茂名成为中国最大炼化基地之一,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
梦起“火水山”
  60年一甲子。从现在起上溯60多年,正是“石化梦”的起源点。
  1954年4月,由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派出的一支40多人的地质普查队来到茂南金塘镇黄泥塘村安营扎寨,钻探的轰鸣声唤醒沉睡的山野。几个月后,勘探队伍迅速扩大到1000多人二十多台钻机,目标是迅速查明被称为“火水石”的茂名油页岩储量。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急需石油,而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一年的石油产量只有几十万吨,街上跑的汽车只好装个炭炉作动力。缺油成了国家的心腹之痛,找油成为举国上下的燃眉之急。
  历史记下这次意义不凡的偶遇。1954年春,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局长康世恩带领专家到各地调查石油资源。路过广州时,广东省委工业部部长廖似光在迎送客人时提起粤西有油页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引起康世恩极大关注。回京后他立即向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汇报并得到支持,马上调集队伍开赴茂名查清油页岩资源。
  以每年生产页岩原油100万吨计算,茂名油页岩可以开采100年。勘探队伍提供茂名油页岩工业储量达51亿吨且适宜露天开采的地质精查报告,在石油极其匮缺的时代,让多少人为之欣喜万分,甚至受到中央最高层的关注。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到:“现在我们准备在广东的茂名(那地方有油页岩)搞人造油,那也是重工业。”事隔三天,1956年4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相关报告上批示:“经中央同意,在茂名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吨原油的油页岩炼油厂。”燃料工业部和广东省委据此调兵遣将,来自大江南北的近十万建设大军心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汇集茂南平原,茂名油城大规模建设由此拉开。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对没有城镇依托的重重困难,一批曾南征北战的“老革命”带领建设者住大草棚吃咸菜干,胼手胝足,筚路蓝缕,谱写“开发火水山,石头榨出油”的壮歌,历尽艰辛,在一片荒原上,建起了年产300万吨的页岩矿山和两部页岩干馏炉等设施,生产出页岩油,于上世纪五十年末结束了“广东无油”的历史。工人们把一小瓶首次生产的页岩油寄给毛主席报捷,不久就接到中央办公厅给予鼓励的回信。
情系炼油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油城建设刚刚起步就遇上国家三年严重经济困难,面临着“下马”的命运。在这关系油城存亡的历史关头,建设者的石油梦没有湮没,茂名领导层没有迷惘,经过冷静思考审时度势,作出“顾全大局,又让又上”的决策,既服从国家集中力量开发大庆的要求,又争取自我发展求得生机。
  一次,茂油公司一位领导到石油部开会时得到一条消息:现在阿尔巴尼亚要向我们输出原油,石油部正考虑在哪儿加工。这可是个难得机会啊!这位领导立即给茂名报告,茂名领导班子连夜开会拿出对策,时任茂油公司一把手方华同志几次上京汇报争取。结果茂名人的热诚感动了上级领导,石油工业部决定拨给茂名1356万元,建设一套年加工能力为100万吨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这笔钱如今也许只能盖座不大的楼房,而当时却是茂名油城走出困境的仅有本钱。
  这是一个注定载入茂名史册的不平凡春天。1963年3月8日,从湛江港卸下第一船进口原油。4月28日,承载着茂名人求生存谋发展期冀的第一套炼油装置投产成功,生产出汽油、柴油等产品,当年实现产值1989万元,盈利139万元。由此油城摆脱了“下马”阴影,站稳了脚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以“一年一套新装置”的步伐扩大炼油能力,至七十年代末达到500万吨能力,茂名石化成为我国华南与西南地区油品供应主要基地。
  从1995年开始,总投资48亿元包括九套装置的炼油新区建设启动。1998年8月13日,年加工能力500万吨的四蒸馏装置投产,茂名炼油能力达到1350万吨,成为我国首座千万吨级炼油基地。2012年底,单套能力为1000万吨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建成投产,茂名继浙江镇海、辽宁大连后成为我国第三家二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从一百万吨到二千万吨,茂名炼油工业一骑红尘,闯关夺隘,勇立潮头,不仅使茂名成为广东重要能源基地,而且为石化发展创造了资源条件,打下坚实根基。
圆梦大石化
  钢铁与乙烯,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标志。只有炼油没有乙烯,宝贵的石油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产业链条就难以延伸。因此,上大乙烯建大石化,一直是茂名人的夙愿。为了这个心中的梦想,他们敢为人先,求变创新,抓住了几次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开启圆梦征程。
  19866,当国家拟在八五期间上两套30吨乙烯的消息传回茂名时,茂名市与茂油公司班子商议后立即向上级呈送请求在茂名建设大乙烯的报告,得到广东省和中石化的大力支持。经历近三年的考察、论证,19913,茂名乙烯被国务院批准立项。1993118,茂名乙烯动工建设。19969,茂名30吨乙烯工程开车投产成功,茂名石化产业基地跃上新台阶。
  历史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七大乙烯基地陆续进行了第二轮改造,单套能力大都增至6080吨,茂名乙烯是最后改造的一家。能不能来个后来居上,一直是茂名石化人思考的焦点。
  当时国内最大的是上海赛科90吨乙烯。100万吨乙烯,这可是国内第一家啊。建设者们果断抓住机遇,以超常规的速度推进筹备与建设。上万名建设者火速汇集茂名,连春节也在工地过。从2004年12月动工至2006年9月投产,只用21个月,就使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基地横空出世,并且创造了“日创利润千万元”的效益,只用4年多就收回了79亿元建设投资。
  如今,茂名石化每年有1500多万吨油品、300多万吨乙烯化工原料供应市场,拉动下游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改革开放40年,向国家与地方缴纳利税3986亿元,连续8年成为广东省纳税冠军,仅2018年就实现利税425亿元。
打造新引擎
  为了将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的优势辐射地方,以石化龙头舞动产业链,茂名市委市政府与茂名石化携手打造石化产业发展大格局。
  2018年8月,位于茂南石化工业园的茂名天源石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丙烯项目进入试生产运营阶段,产品合格顺利出厂。这个占地442亩、总投资16亿元、包括五套生产装置与配套设施的石化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为地方增加税收6亿多元,改变了石化后加工缺乏大项目的状况,能为我市众多精细化工企业就地提供大量原料。
  2019年初,落户茂名高新区的中氢科技项目启动。首期示范基地投资1.5亿元,预计2019年底投产。从石化产业衍生新能源产业,不仅拓展了石化发展领域,而且提升了科技含量与价值,为茂名发展新兴产业打开了更大空间。
  龙头起舞产业兴旺。目前我市石油化工年产值1300多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稳居六大主导产业之首。其中以石化为主的茂名高新区近五年来以每年两位数的幅度疾步增长,2017年工业总产值达447亿元,跻身国家级高新区。2019年初,茂名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茂名国家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将茂南、电白、博贺新港三个产业园区纳入范围管理,集聚生产要素做大做强,让石化产业继续成为茂名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六十年风雨兼程,一个甲子跋涉前行,石化产业在造福社会中成长壮大,茂名人的石化梦正在延续……
  (本报记者陈丹丹董玉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