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0-11期 第B4版:往事

赤脚医生送药到田头的年代

  莫善玉
  1973年电白县霞洞公社永乐大队赤脚医生崔球珍在为群众治病。
  (莫善玉摄)
  这张黑白老照片是乡村“赤脚医生”为农民群众治病服务到田头的真实写照。当年,我在电白县霞洞公社永乐大队当干部,见证了赤脚医生为群众服务的点点滴滴。
  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当时农村缺衣少药的情况,毛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不少省、地、县一级的医生积极响应号召,自愿到农村的公社卫生院以及大队级的卫生医疗站工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赤脚医生”就是生产大队级的卫生医疗站的医生。他们有的是原来在县级卫生学校毕业的,有的是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经过县卫生部门培训学习班培训出来的,赤脚医生的工作主要是给农民治病,他们没有工资,只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
  顾名思义,“赤脚医生”就是赤着脚,走路到田头,到各家各户给农民治病的乡村医生。赤脚医生是在生产大队一级的范围内,如果有群众需要看病,就通过大队的有线广播通知赤脚医生,赤脚医生马上送药送水过去,为农民群众诊病打针送药。赤脚医生出诊到群众家里要收取诊疗费1角钱,看一次病所开的西药每次只有二至三角钱左右,普通的感冒,开中药每剂也是二至三角钱左右。而在当时的大队合作医疗站可以全额报销,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那时,赤脚医生的生活待遇比较差,每月的收入同生产队的年轻劳动力差不多,生产大队每月统筹给每位赤脚医生280分的工分,按当年每一工分值五分钱计算,280工分只值十四元的工资待遇,加上当时生产大队补助每月三元,赤脚医生每月工资只有十七元左右。虽然条件艰苦,待遇较差,但赤脚医生无怨无悔,在乡村为群众接生、防病、治病、送医送药到田头,他们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值得颂扬。
  赤脚医生对改变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赤脚医生如今已过古稀之年,他们当中,有些还在发挥余热,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在乡村的卫生站为群众防病、治病,赢得乡村群众的信赖及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