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9-25期 第B4版:论丛

加强小武担纲戏,恢复粤剧多元化脸谱的宽广戏路

  李晓东
  时下的粤剧,基本可以说是“生旦戏”。即由小生和花旦担纲,以唱做为主的戏,与粤剧鼎盛时期文戏武戏平分秋色,须生、丑生等都担戏的百花齐放、星光灿烂的局面大相径庭。这是粤剧作为一个剧种衰退的表现,这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更应唤起粤剧行业同仁的觉醒,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仅“六大台柱”角色齐全,而且各种角色担纲的戏都有。如《搜书院》、《关汉卿》和《苦凤莺怜》、《拉郎配》等都是由须生和丑生担的戏。除了这些外,小武和刀马旦担纲的戏,也与生旦戏各占半壁江山。特别是我们下四府以南派武戏见长,武戏更是英姿四射,盛极一时。当时粤剧界著名的武戏有《三气周瑜》、《赵子龙拦江救阿斗》、《刘备过江招亲》、《黄飞虎反五关》、《武松》、《逼上梁山》、《耿青闯三关》等一大批观众喜爱的“武戏”。同时,当时的粤剧界由于担纲脸谱的多元化,也涌现出马司曾、文觉非、罗品超、小神鹰、卢启光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须生、丑生、小武等“大佬倌”。下四府也有老天寿、朱伟雄、梁德天、林国光等威风凛凛的小武形象。而这些各式脸谱的演员在观众中的知名度、影响力并不低于生与旦。而现在的粤剧基本是生旦戏,须生丑生担纲的戏也少如凤毛麟角。小武担的戏呢,除个别极优秀的剧团如“省团大班”,“广州青年”及倾向于“武戏文做”的剧本外,真正传统的武戏几乎都“久违了”。
  有人说这是顺应潮流,现在观众看戏也“重文轻武”、不爱看武戏,这是市场因素决定的。有道理吗?我不认同这一观点。
  戏剧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不仅仅是科场失意、少女怀春、棒打鸳鸯、儿女情长等。在另一方面,外敌入侵、精忠报国、沙场厮杀;或在生活中,官府恶霸横行乡里、伤天害理、强抢民女、欺圧善良等情形下,产生了无数的正义与恶势力之间的冲突。这些就是我们“武打戏”的生活来源。也就是观众们祖祖辈辈的生活,这些生活赋予武戏的最大魅力,也就是观众爱看武戏的最根本原因。而目前粤剧市场客户不订或极少订武戏,原因是因为我们演出团体的技艺差、武戏的质量低所致。因此,时下重生旦戏,对粤剧的传承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粤剧技艺的传承非常不利。粤剧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代代艺人、老前辈们呕心沥血、苦其筋骨、共同创造的艺术积累、沉淀的历史。这种艺术的创造积累沉淀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其中小武的技艺占比例较大,如近代桂名扬创造的“罗边花”,历代艺人共同创的“水波浪”等程式套路可以说是我们粤剧的无价之宝。又如我们下四府武星们创造的“高台铲椅”、“高台照镜”、“高台空翻”和独特的“杀妻排场”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绝技式的表演程式和套路,对特定的戏剧情景、人物个性、惨烈的环境气氛、人物生死难决、进退两难的内心撕裂悲鸣,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而这些技艺在时下大行“生旦戏”的粤剧行业中,还有几人苦练这些既千辛万苦又不赚钱的功夫?而苦练以上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上六府著名的小武陈少棠,他的成名背后是“终身制”的练功。他五十多岁前,每天早上刷牙洗脸全过程都是单足着地完成的啊!因此,时下的粤剧团,特别是民营团,这种练功精神和练功风气基本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打牌、玩耍。
  二、单一的“生旦”戏,滋长了“一把好声走天涯、混戏行吃青春饭”的不正之风。时下粤剧戏行不少从艺人员认为,出来混戏行全凭一把好声。如果爹妈给自己一把好声,音域宽广,音色甜美,便有恃无恐,一声走天涯。趁自己青春靓丽,在剧团这个小天地里摆大哥大姐款,讲身价、要高价。严重的是将苦练基本功抛之脑后。认为没有必要练功,靠自己一把好声,就算唱腔、表演技艺不怎么样,也“一好遮百丑”。反过来,如果没有好声,再练功也没用,要不起价。这样,形成了生旦的功架、身段、台步等基本功表演都非常差。由于不练功,他们的表演都是来自省团大班全套戏录像的碟中,模仿而已。而这些有形无神的表面功夫怎么满足得了观众对艺术欣赏日益增长的需求呢?难怪我们粤西的粤剧观众基本是六十至八十岁这批老人家。而年轻人,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对粤剧是少有人关注的。当然,这观众老龄化问题较复杂,不止这一原因。
  三、单一生旦戏统治舞台,严重影响大多数粤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好花还需绿叶扶持,这是自然的正常生态。但偌大的一个梨园中只有一二朵牡丹金光灿烂,大红大紫,其他都百花凋零,成为半枯萎的绿叶,能满园春色吗?上面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剧多元化脸谱担戏时,涌现出一大批须生丑生小武刀马旦的“大佬倌”,他们的名气经济地位也不在生、旦之下,有些甚至比生旦还高。
  而我们时下粤剧的现状、生存状况呢?直言吧,我们的粤剧,还保留着不少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江湖世界”。如剧团演完春班即解散,到秋班起才重新招聘人马。小团体中的江湖规矩、帮派义气等。演员的薪酬定价,最终是由班主定的。一个团最高的薪金便是花旦和文武生。以每晚演出一场为单位计,他们高的可以超过一千元,低至几百元不等。而其他演员的薪酬与他们便拉开了距离。生旦可以是相对台柱的二花、小武、挂须、大头等一两倍。更可以是“拉扯”、“手下”、“梅香”和乐队中的“二架、三四五六架”等的三五倍,甚至七八倍。这样,一个团,除了生旦二人高收入外,其余三几十人都在贫困线上下生活着。这样的“绿叶”能下苦功练功吗?这样的剧团可能传承“台上一见,台下十年”的粤剧宝藏中前人创造积累起来的绝技吗?
  而现实中的班主也是这个原则:高价雇请生旦二台柱,其他角色随便应付,有人上位即可。可知一个合格的剧团,其“手下”、“梅香”都要求要懂得台步、身腰、眼色,甚至翻腾跌扑呢。这样的薪金他们能具备这些艺术功底吗?
  班主也不好当。低成本的投入,戏的艺术质量自然不高,观众也自然少,台期也少戏金也不高。反之亦然,恶性循环。这样同时带来的是一更严重的问题,即一些年轻而有几分姿色的演员经受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走上“认契爷”、“认契妈”,傍大款的歧途,甚至离开戏行。
  单一生旦戏的弊端已明了,而如何改变这局面呢,这却是一大难题。本人反复思考,拟提三点建议如下。
  一、政府干预。粤剧鼎盛时期是以珠三角、广州市为中心,时下粤剧的市场还剩下粤西地区,准确地说就是茂名市与湛江市的吴川市。目前单一的生旦戏,又带来如此大的隐忧,关系到粤剧的兴亡大事。这是任何个人和业界团体都回天乏力的。只有政府干预,动用财政支持才能解决这问题。
  二、从剧本创作源头抓起。近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对粤剧的创作新作品都给予大力的经济支持。但在粤剧剧本创作上,大多数剧团都不知道找哪个作家,更不知道创作的具体题材。不少都是考虑写本地开发旅游的有关题材。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做一次过细调查,目前还有能力创作的专业、业余作家有多少,召集他们开会研讨,同时也请一些主要的剧团参与,牵线搭桥,找出方向性的题材。同时,创作要平衡生旦戏与小武戏的比例,还要适当创作一些其他行档如须生、丑生、刀马旦等角色担纲的剧本,以丰富粤剧舞台,恢复上世纪鼎盛时期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三、由省市分别组织各粤剧团的有关演员,开展有关小生、花旦、小武、刀马旦、丑生、须生等各类角色的演艺培训班,请目前最好的名演员执教,如欧凯明、林国光等。抢救式的开展传统技艺的教授、训练。
  四、政府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对发挖传承传统技艺做出贡献的优秀人员给予有力奖励。
  (作者系茂名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