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3-15期 第B2版:民生/茂名农信

茂南区消委会发布典型案例(上)

网购有风险 下单需谨慎

  本报记者周燕红
  3·15特别报道
  编者按: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为了了解去年消费者投诉的热点类别,记者走访了茂南区消委会,寻找典型案例,倾听专业人士支招如何规避消费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陷阱,如何理性消费、主动维权。并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天,推出3·15特别报道,让消费者对消费中存在的“猫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敬请读者关注!
  去年,商品消费投诉中质量类的投诉高居榜首。消费投诉主要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百货类、通讯器材、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为重点。同时,随着网购的日益普遍,茂南区消委会去年接到网购消费投诉案件也有大幅增长。该消委会负责人希望通过各种案例的展示,警醒消费者如何规避同类型的消费陷阱,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案例一
  网购护肤品使用后过敏
  一位消费者通过一家网购平台,向茂名本地的商家购买了一款男士美白面膜。收到商家寄来的货品后使用了一次,但在次日早上发现,脸上出现了红斑,且红斑越来越多。该消费者向商家反映情况,并要求商家退货并给予赔偿。商家收到投诉后,要求消费者发送过敏照片,但消费者并未及时发送,问题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茂南区消委会收到消费者投诉后,经过核实和处理,最终由消费者将剩下的面膜退回给商家,商家也通过网购平台向消费者退还了购买面膜的货款。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案例二
  网上商家玩失踪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网购保健品的消费者也不少。去年,一位青岛市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茂名本地商家的一款某品牌的维生素B片。在快件到达青岛市后,快递公司一直没有联系消费者。当消费者致电快递公司咨询后,被工作人员告知其快件已被商家要求退回。随后,消费者一直无法联系上商家。无奈之下,唯有向茂南区消委会进行了投诉,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调查处理。经过执法人员的介入处理,成功与商家取得联系,商家明确表态会尽快重新发货。消费者也在几天后收到了商家重发的快件,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案例三
  网购货不对板
  网购货不对板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位消费者从网上抢购了茂名本地商家一款近200元的牛皮包。当消费者收到货后,发现货不对板,并非商家所说的真牛皮材质。在联系商家后,商家表示不能退款,只能换货。消费者认为商家存在欺诈行为,于是向区消委会投诉了该商家。消委会执法人员与商家取得联系后,商家态度良好,积极配合处理,并及时与消费者联系,协商解决问题。不久,商家与消费者达成解决方案,由商家向消费者退还了货款。
  消委会专业人士综合点评:现在是电子商务时代,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都倾向选择足不出户的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具备了快捷、便利、价格适中等优点,但同时它也潜伏了各种风险。在下单之前需擦亮眼睛,购物尽量选择质量、售后均有保证的电商平台,购买前还就货比三家,勿被低廉的价格宣传和夸大的功效蒙蔽双眼。购物之后,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向商家(电商平台)或经营者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反映,或直接致电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