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6-12-22期 第B4版:文化

一部有品位的哲学普及读物

——《生活的哲学与哲学的生活》评介

  何小春
  2015年6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哲学与哲学的生活》一书,是唐少莲教授积多年的研究思考与教学心得而撰写的一部有相当水准的哲学通俗读物。作为唐教授的同事,我有幸拜读了该书。读完之后,一种通透澄明、豁然开悟之感油然而生。老实说,这些年很少阅读哲学类的普及读物,不是不想读,只是可读的精品力作不多。虽然近年来国内也出版了不少通俗化的哲学读本,但这些读本要么是编著形式的“哲学故事会”,内容比较零散,丧失了哲学系统性的理论风格;要么是以枯燥乏味的导论、概论形式出现,流于对哲学一般理论知识的沉闷介绍,可读性不强。因此,写作一本既有传统哲学视域,又有现代哲学意识;既有西方哲学精髓,又有东方哲学神韵;既有独特哲学体系,又有经典哲学问题;既有深刻哲学思辨,又有生动生活案例的哲学读本,使哲学能真正地走进生活,走进百姓,走进千百万读者的心灵深处,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大事。唐少莲教授著的《生活的哲学与哲学的生活》即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创新性的探索。该著尝试把通俗直白的语言、生动经典的案例、明晰深刻的思想、富有启发的观点和全面系统的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让更多的人从更多的层面、更多的角度全面了解哲学、思考哲学、喜欢哲学、运用哲学。具体而言,该著作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一、注重通俗叙事,将读者自然引入奇妙的哲学境地
  普及读本,贵在通俗。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深奥而玄妙的学问,里面充斥着一大堆专业术语和抽象逻辑,令人莫测高深、望而生畏。因此,要写出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亲可信的哲学读本,使之从象牙塔走进大众生活,对学者来讲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不难看出,《生活的哲学与哲学的生活》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
  首先,它在内容上力求打破传统哲学的概念框架,以一种既有承继又有创新的理论体系来解读哲学,从而为我们理解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地方。具体来说,全书以问题为中心,以哲学与生活的内在关系为逻辑起点,从“什么是哲学”、“作为玄学的哲学”、“作为价值关怀的哲学”、“作为批判精神的哲学”、“作为思维方式的哲学”、“作为人生境界的哲学”、“作为行动指南的哲学”等七个层面建构了一个精致的生活化的哲学体系,从而把哲学与生活意义勾连起来,实现哲学理论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使人们感到哲学所谈的道理并不是“飘浮在天空的云朵”,它就蕴藏于我们的生活中,是关于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是我们最需要掌握的人生智慧。
  其次,在叙事方式上,它力戒专业论著式的繁琐论证和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采取面向普通大众的姿态,以大众能读懂弄通为准绳,或引用历史典故,或借助生活事例来表达和呈现哲学的观念与智慧,令人读来更觉轻松和有趣。例如,在谈到人生修养的境界问题时,用《庄子》中记载的“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何为自然境界,用《守财奴》的故事说明何为功利境界,用《后汉书》中记载的杨震不谋私利的故事说明何为道德境界。诸如此类,用“说故事”的形式来阐释哲学命题的做法,在书本中随处可见。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书本的可读性和吸引力,避免了一般概论性读物“脱离群众”的弊病,是该著在哲学理论的叙述体系上具有范式创新意义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突出问题导向,彰显哲学解疑释惑的智慧本性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其本质就是永恒思考,就是对人们熟知而非真知的问题的反思,就是以解疑释惑的方式不断回应世界和人之“应当如何”的问题。它以“为什么”的话语形式,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对深层意义的发掘,对长远价值的思考,对理想生活的诉求。本书紧扣这一要旨,不是抽象地就理论谈理论,而是把分析问题、阐述理论、联系实际融为一体讲述道理。即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生动而深入的条分缕析,来引导人们深入哲学观念与生活智慧的探讨。
  例如,书中第三章“作为价值关怀的哲学”在讨论“道德困境”的问题时,引用了西方伦理学中的几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如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普·福特设置的“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其引申出的问题是“你认为司机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牺牲一个工人而挽救五个工人的性命?为什么?”在关于《该不该把桥上的男人推下去》的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那个旁观者,是否会将那个壮汉推下桥去?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救了五个人,你是否还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正当的举动?”另一个关于“器官移植”的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为了拯救五名垂危病人,是否可以把那名健康的人杀掉以获取所需要的器官?”通过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讨论,徐徐展开历史上各种理论派别的思想观点,也一并向读者呈现了不同价值选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意义。
  当然,书中还讨论了许多其他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我们的社会是需要一个动机良好但可能好心办坏事的人,还是需要一个动机不纯却能给我们带来实际效益的人?”“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何者更具正当性与合理性?”“在人情与理法的矛盾中,我们究竟该做何抉择?”等等,对于此类问题的探讨,都可以在该书中找到不同于想当然的分析视角,从而在价值观上给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必要的指引。这种从问题出发,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准确聚焦与解答,来展开哲学命题的讲解方式,往往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也更容易引导读者进入深沉的哲学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让读者通过反思去领会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并走上一条哲学化的生活之路,正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真正旨趣所在。
  
  三、秉承开放理念,打通中西哲学思想文化的内在经脉
  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人类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及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理念。《生活的哲学与哲学的生活》很好的秉承了这一精神。在哲学史料的选择上,该著中西互参,古今交汇,旁征博引,实现了中西哲学思想与文化的融会贯通。
  例如,在谈到对哲学智慧的理解和诠释时,作者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相继介绍了西方传统哲学的视野、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的视野、中国文化独特的致思方向与深沉的人文积淀所形成的哲学视野以及实现了哲学史上之革命性变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从而让普通读者从多维向度加深了对“什么是哲学?”的思考与认识。又如,在谈到“哲学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时,作者先用《周易·系辞》记载的伏羲创立八卦的传说来说明中国先民最早的哲学思考是出于认识世界、理解自然的需要;继而又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的相关论述、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观点以及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密涅瓦的猫头鹰的比喻来说明哲学是一种产生于“惊奇”的“反思”活动。再如,在谈到“如何评判一个人行为的善恶”问题时,作者先后介绍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动机论和英国功利主义思想家边沁、密尔等人的效果论,最后又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对二者进行了评析。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对中西哲学思想与文化的兼容并蓄始终贯穿着整个内容,体现了作者开放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哲学素养,也让广大读者在中、西、马哲的思想史料的比较中去学习和感悟哲学理念,扩充哲学视野提供了可能。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在该著中不仅注重吸收中西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还始终持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对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加以批判性的评析,以引导读者在不同思想观点的比较中,最终回到科学的、正确的哲学轨道上来。
  (作者系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