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7-16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扶贫花开幸福来

——茂南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通讯员 黄林明 邱秋梅 加温鼓劲给力扶贫 走进茂南扶贫“双到”村,呈现出一派令人振奋的景象: 一群群新繁殖的鸡苗、鸭苗,一片片绿油油的北运菜,显示着“合作社+基地+农户”带来的新希望; 一栏栏猪苗,一头头耕牛为扶贫户注入了新的“血液”; 一条条新修的乡村道路和穿村越田的水渠,展现着生产条件改善的崭新面貌; 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圆了贫困户住房梦; 一个个领导,一个个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挖穷根种富粮; 帮扶前的2009年全区23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7.69 万元,帮扶后,至2010年底止,全区23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4.74万元,比帮扶前增加47.05万元。 这对于经济欠发达,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来说,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茂南上下决战贫困,躬身扶贫开发交出的一份漂亮成绩单。 脑袋“穷”,口袋就不可能“富”。只有解放思想,调整“思路”才能寻到“出路”。自2009年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茂南区委、区政府不断更新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在寻找“穷根”和优化环境的同时,一改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干创闯”精神。在构建“大扶贫”的战略下,茂南区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探索新观念、新机制、新模式,挖掘和激发了23个贫困村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给贫困村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力量。至2011年6月底止,全区23个贫困村共投入帮扶资金7128.21万元,其中有1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到3 万元以上,62.7%的贫困户达到脱贫;进行劳动技能培训10086人次,新增劳务输出3716人,建设硬底化道路97.16公里,修建农田水利,受益面积25235亩,解决457户饮水安全,解决177 户住房难户,建设文化设施65宗。今年,省级年度考评综合排名茂南区位于全市第一;上报省拟授奖的贫困村为11个,省拟定插红旗的村5个,比例居全市全列。 新观念: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 “贫困地区要发展,主要靠产业发展,靠开发式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与过去扶贫资金“撒胡椒面”不同,2009年起,该区创新扶贫方式,开始实施以贫困村为单元,瞄准贫困对象、落实帮扶措施、集中有限资金、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整村推进工程,让昔日的贫困农民开始走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路。 整村推进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没钱办的大事。如位于茂南区公馆镇西南部的竹仔岭村,属革命老区,有268户1329人,其中贫困户78户315人,耕地面积1700亩,人均耕地1.1亩。该村原来以种植水稻、花生、北运菜等为主,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及外出务工,集体经济收入仅有鱼塘承包金3800元。 自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在挂点的区领导何俊海、黎忠球、梁云辉等的带领下,区委办牵头,与区审计局、区地税局等七个单位联手,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中,共投入资金272.98万元,建设环村硬底化道路2.5公里,解决600多名群众行路难问题;维修更新2台农用水轮泵,解决群众生产用水难的问题;在横岗小学(竹仔岭小学)建设“希望家园”,完善竹仔岭村的教育设施;购置了进口水稻收割机2台,对外承包经营,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建设三面光排水渠4700米,解决1700多亩农田用水难题;建设“农家书屋”等,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后,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09年的 3800元,增加到2010年的5万多元;其中78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460元增加到2010年的2463元,增长68.7%;59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有42户年人均收入达2500元以上,脱贫率为71.2%。 脱贫还须强根本。为了挖掉“穷根”,该区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扶持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集体项目。全区共投入资金770多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14个,各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如公馆镇蒲炉塘村在区长江中南的组织下,帮扶单位筹资40多万元,兴建3697平方米的商业走廊,既解决群众赶集难问题,方便了群众,每年还可增加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将近3万元。山阁镇高车村,该村原没有集体收入,村委会办公楼用地尚拖欠群众1.8 万元租金,在区政协办牵头帮扶下,投入资金35万元,加大对鱼塘的投入,建起了养猪场、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和办起了鸭苗孵化场,不仅解决了拖欠租金问题,每年还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2010年,在挂点的区领导李相的带领下,金塘镇州村村在茂南区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畜牧兽医局、水果局、安监局等六个单位帮扶下,投入19.8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购进了一台全自动组合榨油机及配套设施、一台福田TB554型轮式拖拉机、旋耕机和建造了商铺2间。村委会通过出租这两套机械设备和商铺,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1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帮扶前的0.4万元增加到3.51万元。 行路难、增收难、看病难、上学难,“四难”如同梦魇般地缠着贫困群众。在开发扶贫工作中,该区首先从解决“四难”入手,集中资金投入、整村连片开发,使基础设施和产业相互配套、互相支持,让产出最大化、让农民富起来。该区投入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80多万元。其中,投入资金较大的公馆镇周坑村投入资金347万元,建设学校、水利、道路以及基本农田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区扶持了有改危任务的18个贫困村完成142户危房改造;建设硬底化道路91.58公里;建设农田水利工程54宗,受益面积19794亩;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55宗;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其中,区级帮扶的12个贫困村危房改造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省既定的总任务,危房改造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全市最快。 新机制:贫困村与合作社“联姻” “通过市场力量和制度创新,使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更加倾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这是该区在扶贫工作中达成的共识。近年来,该区在扶贫模式上,围绕扶贫资金进村入户,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开展了多项转变扶贫方式的尝试。2009年,在部分贫困村探索建立村级发展合作社,有效缓解了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并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贫困村的“致富酵母”。至目前止,全区有5个贫困村引进了4个龙头企业,有8个贫困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甜玉米、蔬菜(冬种北运菜)种植,肉牛、肉鸡、黄沙鳖养殖等行业。建立了有机稻、圆椒、长茄、黑皮冬瓜、马铃薯、肉牛等特色产业基地28个,带动贫困户1882户。如茂名市委办公室扶持公馆镇周坑村村集体建设养牛基地和贫困户发展养殖业31户,赠送“扶贫牛”100头,并成立了合作社,该村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养牛的喜人局面。区政协办等六个单位帮扶山阁镇高车村成立了高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高车垌长茄种植示范基地,全村种植长茄270亩,其中贫困户80户,种植面积120亩,使长茄成为高车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品。同时,抓好种养技能培训。先后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105期7375人次;对有意愿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劳动力,积极推荐其外出就业。全区共组织了贫困户劳动力输出3533人,有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基本实现培训转移就业。2010年,各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全部高于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其中2162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占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62.7%。 新模式:整合资源和连片开发“携手”同行 为了让整合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该区在以往“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基础上,探索试行“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的资源整合模式,把试点资金作为“粘合剂”和“酵母”,使各种资源围绕扶贫开发有序“集结”,合力攻坚,形成“扶贫资金搭台,部门资金唱戏”的扶贫资金整合格局。进入扶贫开发阶段以后,该区用足用活政策,争取上级各部门项目支持,落实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投入,先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土部门土地整理、科技培训、自来水工程、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各帮扶单位筹集扶贫资金1800多万元。如公馆镇蒲炉塘村通过整合资源,投入资金240多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蒲炉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资直补用于农田基本建设项目、蒲炉塘村引水渠等项目,受益农田达7710亩。据统计,至今年4月底止,全区先后共投入帮扶资金5706.2171万元,其中,到2010年底,全区共投入帮扶资金5242.54万元,平均每村227.94万元,比 全市平均每村97.71万元高出130.23万元,比全省平均每条村129.7万元高出98.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