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岁月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7-19期 第第07版版:岁月

报告文学连载(2)

拓荒者崇高的品格

——追寻茂名市第一中学首任副校长杨永程办学的足迹

拓荒者的人格特征: 严格求臻仁厚慈爱刚正不阿 茂名市一中在50年的历史演进中,一步步走向卓越,一级级攀登辉煌。期间,学校由市重点提升为省重点;由省一级学校荣升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这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管理风格、教学模式、教育质量等都紧跟时代的趋势、育人的方向、办学的标准,适时而变、与时俱进。但是,学校任何的发展进步,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完善和突破,都是对一届一届校长开创的传统、积淀的经验,进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扬弃和升华。 作为开办市一中拓荒者的杨永程,不仅在艰难困苦时期,为市一中配置了校园、校舍、设备等必备的办学资源;并且为今后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开启了先河。 严格求臻是杨永程人格特征之一,折射在办学维度上,就是一丝不苟、不折不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教育、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杨校长首当其冲,严格把好课堂教学关。那时,“空头政治”,是课堂教学普遍的一种偏差。教师往往不顾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把政治空洞化、思想游离化。为防止这种偏向出现,杨校长多次召开座谈会、交流会,引导教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要求尽其可能,实现德育、智育融会贯通,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理想境界。同时,年青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智慧的“同聚效应”,校长要求教师备好课后,在科组试讲,接受大家评议,反复切磋,经多次改进完善,认为基本可以“达标”,才准许教师进入教室,走上讲台。这段时间,杨校长常是科组的“座上客”,与教师一起听课、议课、评课。假若有教师态度马虎,不虚心听取意见,无意中“撞上”他那剑眉下“不怒而威”的眼光,不管是谁都会立刻变得规规矩矩,“不敢造次”。当年的新教师、后来当了教导主任、再晋升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许无非,回顾五十年前杨永程严格治学的情景,感触殊深。他说:“我是个幸运儿,刚走上教坛,就遇上一丝不苟、严格求臻的校长,为我后来的成长发展、进步、提高奠定了基础。我很感激他”。 杨永程人格的另一个特征,是仁厚慈爱,折射在办学上就是关爱学生、热爱教师。学生是他心中的 “上帝”,教师是他的“手足”。当年,学生地域构成比较复杂,有从东北、西南等省随父母南下建设新茂名的干部、职工子弟;有来自本市城镇、农村的学生。干部、职工子弟与农村贫下中农子女在文化心理、思想情感、生活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为了消弭这两类学生因差异造成的隔阂和不和谐,杨校长要求班主任对这两类学生在班干部选配、座位安排、评选“三好学生”等方面要注意“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为防止语言交流上“南腔北调”的隔阂和障碍,学校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要求普通话普遍化、日常化;此外,多次召开谈心会、交流会及“南北同学一家亲”主题活动。通过思想碰撞和情感磨合,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而不同的大集体。 杨校长对来自农村贫下中农子女,有一份特殊关爱与照顾之情。农村学生大多家境穷困,在校的开销虽然不大,但对“家徒四壁”的贫家子弟,无疑是一种超负荷负担。许多特困生只靠助学金维持生活。他们大多数每周从家里拿米、蕃薯作主粮,在学校“搭炊”;餐餐以萝卜干、咸菜作菜肴,每顿只能吃个半饱;那时,学费每期只几元钱,但对他们却是一笔匪夷所思的大款项。每当学期初,他们便如《白毛女》的杨白劳过“年关”那样惊悸和无奈。杨校长对此十分同情、万分怜爱。每年寒暑假前,便跟水厂、砖厂等单位联系,组织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化解他们交不起学费的难题。当年的贫困生梁观庆、袁文杰、杨德祥等回忆起这段经历时,都按捺不住感激之情,饮水思源地说:“如果不是杨校长的特殊关爱,也许我们的学业早就半途而废了。” 一次中午课后,杨校长到饭堂用餐,看见一位学生神情沮丧、双眼噙泪在水沟里用汤匙打捞饭菜,便过去询问。原来,这位学生不小心摔烂饭盅,饭菜倒进水沟。杨校长当即蹲下身,亲切地抚摸学生的小脑袋,象安慰自己亲儿子那样慈祥地说:“这些饭菜不能吃了。你不要难过。我有两份饭菜,你我一人一份。怎么样?”说完,笑吟吟地站起来,走进教工饭堂,把自己的饭菜端给学生。旁边的工友见了想去阻拦,却被杨校长狠狠瞪了一眼。那个年代,每人每月粮食定量极为有限,每顿饭限量就只那么丁点儿,难有伸缩回旋余地。但工友不忍心校长挨饿,挖空心思要弄点粥饭之类,却被杨校长严厉制止。这一顿,杨校长只好喝两杯白开水充饥。 助学金是发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种辅助性补贴,体现党和政府对贫下中农子女的关爱。虽然金额有限,但对生活艰难的学生,既是经济上的“源头活水”,又是精神上的“滋润品”,对学生思想成长和学业进步都十分重要。这件好事,怎么才能办好呢?杨校长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不能仅凭“大队证明”评定助学金,必须深入学生所在村庄,找村民了解实情,到学生家庭认真考察。这样才能保证“该领的一个不少,不该领的一个不多”。于是,班主任利用星期天休息日,步行或骑自行车,深入鳌头、镇盛、金塘、公馆等郊区农村,不辞劳苦,走乡串户,调查考察。由于班主任“深入虎穴”,掌握到第一手材料,助学金的评定公平、公正;领到助学金的学生心情愉悦,感激党和政府的关怀;家庭有一定困难而领不到助学金的学生也心悦诚服,没有怨气。当时,没有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当年的班主任、后来任副校长的许无非,评价这件事时说:“我校班主任历来注意调查研究,工作认真、细致的优良作风,是杨校长那时打下了基础。” 1960年前后,由于天灾人祸,国家粮食极度匮缺,副食品供应十分紧张;肉蛋、鱼虾之类,长时间已从大多数人的餐桌上消声匿迹,成了可求不可得的“奢侈品”。机关干部、教师职工、城镇居民纷纷用野菜、谷糠、香蕉杆等代替粮食。市一中师生陷入了极度饥困之中。面对一张张饥饿、憔悴、无奈、颓丧的脸孔,杨校长焦急不安,心如刀剜。尤其看到生得熊腰虎背、体大肩粗的体育教师,躯体渐渐变瘦,双脚出现浮肿,更使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这时,事业心、责任感在杨校长心中升腾:开展生产自救刻不容缓,不能让师生坐而待毙。于是,挑战饥饿,杀出重围,走出困境的自救决策出台了:到郊外8公里的铜鼓岭开荒办农场,抢种玉米、蕃薯、小麦、木薯缓解粮食困难;养鸡、养猪、养鱼增加肉类供应;决定校内空旷地、草坪,包括篮球场均暂时辟为菜地,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一时间,在杨校长带领下,市一中如同当年王震的三五九旅到了南泥湾,开荒种粮、挑粪种菜,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同时,学校成立由生物、化学老师及学生骨干组成的“代用食品采集研究小组”,广泛采集野菜、树叶等植物,经鉴别无毒便加工、泡制、蒸煮成辅助餐品。虽然口感粗硬、苦涩;嚼不烂、难消化,但强咽下去,终究能增加人体的叶绿素、粗纤维、淀粉、糖分等营养成分,总比喝白开水强得多。不久,农场的杂粮及校园的菜蔬陆续收获,师生的饥饿程度逐渐得以缓解。当年的教师、后来当了茂南区教育局长的辛金焕,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校园种了菜,教师深夜备课,饥肠辘辘时,出去拔一、两棵青菜回来,用口盅、煤油灯煮熟,可以美美吃上一顿夜宵,从那时开始,生活有改善了。”由于政府对师生的呵护关照,加上学校自救措施落实,市一中师生终于安全度过了这场来势凶险、延续时间较长的历史饥荒。 杨永程人格的另一个特征,是刚正不阿,折射到治校方略上,就是注意整治纪律,建章立制,严肃校风。建校之初,师生纪律松弛,行为准则失范。个别教师晚上不备课去看电影;师生早操纪律涣散;学生晚自习不认真等等。“无规矩不成方圆”,杨校长主持校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准则;批评、整治违纪的人和事。有个家在农村的职工,学校每次派他外出买东西,都偷偷溜回农村干自己私活。总务主任对他曾批评过多次,却都被当作耳边风。杨校长知道后,有意派他到羊角为学校买农具。校长一脸温厚地对他说:“买了东西立即回来。知道么?”,对方轻快地说:“我会的”;对方刚走出大门,校长把他叫回来,笑了笑说:“我刚才讲的话,记住了?”,“记住了。”对方回答得很干脆;对方走出几步,校长又一脸笑意地把他打住:“刚才的话,记在心里了?”……如此这般几次,那位职工从此再不敢“公私兼顾”了。教师暗地议论,杨校长这种寓刚于柔的批评,比吹胡子瞪眼臭骂一顿还厉害呐。 但杨校长性格的另一面是,耿直坦荡、有时憋不住要开“火炮筒”,碰到歪风邪气,阎王老子也敢拉下马。副食品稀缺时候,市水产部门分配给师生一筐 “久违了”的咸鱼,有些人见了唾涎欲滴,想占点小便宜。一位校领导家属及个别老师,私自到厨房挑三拣四,把好的悄悄拿走。杨校长知悉后,浓眉毛拧成一条绳,憋着一肚子火气,在教职工大会上,厉言怒色批评说:“挑拣咸鱼虽然事小,但却是特权化的表现,是自私心的流露。如果对这类事情姑息容忍,我们的校风将怎么样!”一次,一位教师起床晨运,迷茫中看错时间,误以为工友睡过觉,便代工友打钟。杨校长听到钟声,一看手表便火速跑出去,怒发冲冠、火上心头,对那位教师劈头就骂:“哎呀!你吃了豹子胆呀,敢随便发号施令,让大家提前起床?人人少睡一小时,你想过这效果有多严重?要严厉处分你,先回去写检讨,向大家作交代!”。一阵“火炮”轰得那位老师无言以对,无法解析。事后,校长自知言辞过火,便向那位老师道歉。又有一次,杨校长吃饭时,无意中发现自己菜盅的咸鱼比别人多,便把厨房工友“大爹”叫来,当面质问。“大爹”实话实说:“你整天操劳,缺乏营养,脚面有点浮肿,觉得应给你些照顾。”校长一听,竖起浓眉,瞪圆大眼,压不住火气,劈头盖脑又开了一阵“火炮”:“我缺乏营养,谁营养过剩?有苦共尝,有福同享才是正道嘛,我多吃多占,心里会安乐么!”说完,要“大爹”立刻把那块多给的咸鱼拿回去。(待续) (杨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