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1版版:文摘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3-01期 第第11版版:文摘

“中国红”与“华夏灰”

——世博会中国馆建设背后的故事

近日,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竣工。 姚建平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指挥部中国馆项目部经理。 他介绍说,在施工图纸上,中国馆实际建筑用地面积7.13公顷;2007年12月,施工队伍来到工地,12月18日打下第一根桩。当时只知道中国馆的三个要点:第一,工程由签订合同时候的10万平方米,扩大到16万平方米;第二,仅有一本方案设计概况,第三,还没有一张图纸。 红色的中国国家馆区域,为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常规条件下,这样规模的一个建筑,大致需要三年时间完成。但现在“绝对工期”是24个月。 首先要挖地基。要在8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上,挖掘8米深的基坑,打下2920根桩,加固15万平方米的地基。规模浩大的工程结构相当复杂,且250米长的基坑西边,与已经在运行中的上海地铁M8号线“紧邻”,尤其是西侧北段与地铁周家渡车站 “零距离施工”。问及这个“零距离”具体到怎样的程度,回答是:地铁8号线的天花板,距离我基坑的地面,中间只有20厘米。谁都明白,地铁车辆行进,必定会引起周边环境的震动;而上边就要开工的中国馆,钢结构吊装将重达2万吨。这还不包括要装配的巨大异形内倾斜玻璃幕墙及金属肌理板,还有内中的设备等等。 姚建平说道:中国馆最关键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拱,一个是红,这两个都是中国元素,但又不是简单的挪用。钢结构吊装好了,外面要用“红颜色”包起来了,这个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材质,形状大小,平的凹的凸的,深的浅的浓的淡的? 中国馆设计者推荐的红,是“一种涂抹在玻璃幕墙材质板块上的釉面红”。这种红,是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试用过的鸟巢红。要用这种红,底板就必须用玻璃幕墙,幕墙拼接就会有缝,还得打洞有螺丝固定,玻璃本身又非常重。设计者否定了这个想法。 进而试验的,是铝板。可是,当涂成红色的铝板在中国馆最上面的一根长达140米的横梁上,悬挂组合成一个巨大的矩形块面时,显示出来的是毫无变化的“一派死板”。 于是就想到要有纹路。再于是就打孔,方孔、圆孔、激光切割的镂花异形孔;再压制,凹进去,凸出来,直的、弯的、扭动的;是的,一切只能试试看。 3个月后,在一步一步地实践中,走向正确的终点。姚建平形容:中国馆的红,“不是从眼睛里看出来的,而是从所有参与者的嘴巴里讲出来的,从耳朵里听出来的”。在那些个日子里,几十种不同材质的底板、不同肌理的红颜色的1:1板块,悬挂在工地上,供评选,供议论。 一天,姚建平来到某个工厂,看到废料堆中有块铝板,上面有类似灯芯绒式样的细细纹路,姚建平说:你给涂成红的,试试看。2009年1月24日晚是传统小年夜。政府领导们一起来到中国馆建设工地,与大家一起在食堂吃年夜饭。姚建平有意识地将“废料试制的细灯芯绒红板块”,与其他两种红色板块,放到了领导们必经的路口。途经的时候,世博局负责人向市里领导介绍了这几种选择的设想。领导说:你们自己定。 姚建平感受到“没有反对”的兴奋。底板找到了,可紧接着的事情是:试用什么“红”?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从事色彩学研究已有近30年时间。一天,宋建明来到世博会其他场馆参与工作。他信步来到中国馆现场,随口告诉姚建平:故宫里面的红,有好几种,大块面的是宫墙红,镶有金色门钉的是大门红,还有金銮殿上柱子的生漆红;还有,屋檐下、有阴影的地方,那红色就相对更鲜艳,这是为了取得与阳光下的那些红的平衡 。“如果说故宫的红,被称之为中国红,那也是有多少种红组合而成的;故宫不是只有一种红,是被欺骗的眼睛,告诉人们说,这是一种红”。 专家定论:你这个中国馆,在露天,在阳光下,还有内侧面,等等等等,“你只用一种红是搞不定的”。姚建平即刻向世博局领导汇报。世博局领导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宋建明教授等专家担任中国馆项目组顾问。 宋教授经过精心调试,很快送来图谱和密封的制作配料方案。工作人员按图索骥,制作好后,急送专家审定,合格的予以签字。最终用7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外衣”用了4种红色;室内分3种。 在中国2010年世博会以前,中国实无中国红。今天耸立的中国馆,诞生了中国馆的红;是中国馆的红确定了中国红。 站立在浦东南路和上南路口,中国馆红色大梁上的红色瓦当,其图案是一个篆体的“南”字。同理,朝向其他东、西和北面的瓦当,图案也就是篆体的“东”、“西”、“北”字。 要进入中国馆参观,首先要到9米大平台乘电梯,而要上到9米大平台,参观者可以乘坐自动扶梯,也可以步行走上76级大台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台阶宽度达72米,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其质量和工艺标准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据介绍,铺设 “华夏灰”的石材总数达4700块,总面积达近9000平方米,其中单块最重的有800公斤,最轻的也有260公斤。而为了使这些所有开采自山东的石材表面呈现细密美观的凹槽,保证大台阶的舒适实用,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三斩斧”被重新挖掘出来。 “三斩斧”是一种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目前,会这种手艺的石匠十分稀少,此次负责加工大台阶及平台的石匠们,是由施工方苦寻8个月之久才从浙江省温岭找来的。其中一部分甚至退休多年。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