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05-25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的三大启示

——高州市人民医院医改试验纪述

九年前,《南方日报》曾以《花小钱,治大病——从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发展看医改方向》为题报道了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医改试验,引起全国关注。九年来,正是该院的不懈探索,让无数患者获得了新生,其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经验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而被中纪委、国务院纠风办向全国推介。九年后的今天,“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人们在热烈讨论方案如何实施之时,再次想到了这家全国百佳医院、卫生系统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山区县级医院,他们此前的一系列医改试验不但对“新医改”的实施带来了启示,而且为“新医改”五大重点中最难破解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诸多借鉴。 启示一:坚持公益性定位 4月6日正式公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新医改的总体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说:“不管医改怎么改,我们所做的就是要为群众省钱,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电白县农民罗有芳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两年内,妻子和儿子先后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做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儿子2008年6月送到高州市人民医院时,严重的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生命垂危,整整在医院调理了一个多月才做了缺损修补术和瓣膜整形手术,术后又在医院住了一个月,用了73天才康复出院,而费用仅5万元。 妻子陈美颜也有先天性心脏病,受到该院“爱心救心活动”的资助,她全部住院费用仅需5000元。5000元就治好妻子52年的“心病”,罗有芳很高兴,他对记者说:“高州市人民医院水平很高,又尽量给病人节约费用,是我们一家人最信赖的朋友。” 在院方看来,这种信赖得来不易,是用心面向广大群众的结果。坐落在粤西的一个县级市,高州市人民医院每年5.4万人次的住院病人和72.7万人次的门诊病人中,有一半来自外地,医院价廉质优的服务是吸引患者慕名前来的关键原因。2002至2008年连续7年,该院每个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仅约5000元。今年第一季度,医院每天的住院费用更是与去年同比下降了50元,被病人誉为“平价医院”。 启示二:制度变革破解看病贵 “平价医院”的背后,是一系列制度的创新和变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要求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对药品进行公开采购。 《实施方案》中要求的药品公开采购,早在7年前的2002年,钟焕清一上任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就带领医院开始实施了药品阳光采购,两年后广东省才试行药品阳光采购。在这里“阳光”与“公开”的含义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使药品的总费用大幅下降。 采购方面,该院的创新之处在于“集体决策”。院长从不决定哪种药品进入医院,甚至不参与选药。选药由医院的药事专家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有100多名成员,由各个科室的正副主任和高年资医生组成,每次随机抽取30名组成“购药临时小组”。被抽到的人员当场交出所有通讯工具,完成当次选药之前, 杜绝他们和外界进行任何联系。 “这样做是为了杜绝药物回扣和暗箱操作。选药的成员每次都随机变化,医药公司事前根本不知道谁参与选药。”为了试图打破这一采购模式所竖起来的铁规严纪,一位在上海经营医疗器械的商人,曾把装有厚厚一叠人民币的信封,悄悄塞给院长钟焕清,并说:“这事就你知我知,请帮忙一下。”但是,钟焕清谢绝了,说:“还有天知地知良心知,我拿了你一分钱,我就不值一文钱了。” 今年初,由省纪委一名姓邝的处长带队,一行人扮成病人和病人家属,半个月内到医院先后暗访了三次,没有发现一起药物回扣或医生收受红包的现象。 药事专家委员会之外,还有一个由10 多名专家组成的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小组,以返聘的退休专家为主,独立于各科室的利益之外。每天派出5—6名专家到各个科室查房,医生必须在病历上写明用何种药?为什么要用这种药?以供本院专家检查。 医院要求各临床科室的药品收入必须控制在科室总收入的33%以内,超过35%,提示该科室可能存在滥开药行为;一经查实,该科室主任的年薪就按比例减少。该院近7年来平均每年的药品收入仅占总收入32%,远远低于国家规定县级医院的上限。 通过一系列措施,仅药品一项,2008 年的总费用 就比 招标前 节省了3000万元,平均每个病人仅药品的费用就减少了 600元,患者看病真正实现了“价廉质优”。 启示三:培养“本土专家”看好病 医院要实现“价廉质优”,另一个关键是要有技术过硬的医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要求,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实施方案》要求的人才保障机制,2003 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就已开始实行改革,他们通过自建专家楼,医院保证主 治以上的 技术骨干能 分到100—200平方米的房子;薪酬分配向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人才倾斜,保证高技术人才收入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医院持平;每3—4 个年轻医生也能分到免费的套房居住。 但高保障的背后是严格的管理和拥有出色的技术水平。记者就亲身体验了这种“严格”。在进入医院院长办公室采访时,刚好遇到一名医生正坐在院长对面,倒背如流地回答院长关于 “细菌感染”的问题。 他是一名在脑外科工作了两年的年轻医生,在上周五院长带队例行大检查时,被发现病例书写不够规范,一些专业问题没有弄透彻。因此,他按规定来到院长办公室当面回答院长的考核。 “少数业务水平低、病人评价差的医生甚至会被派到全院技术和服务最好的心外科学习,学习期间停发奖金。”医院医生告诉记者。 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小组每天派成员到各科室检查,给出指导意见,院长每周五带相关专家进行全院检查,确保各科室执行质量控制专家小组的意见。通过这种自查,促进科室和医生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人才保障机制的另一方面是医院人才结构要稳定,这点正是院长钟焕清最为自豪的。他告诉我们稳定的秘诀是,80% 的人才来自高州本地和周边各市。“本地人才更容易留住,培养后能够为医院所用。”在1200名职工中,中高级技术人才352名,90%是中青年骨干,平均年龄仅为38岁。 正是有这种人才的保障,高州市人民医院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山区县级医院,心脏手术、驼背矫治手术、脑部肿瘤切除手术以及碎石技术等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2008 年心脏手术量更以1483例第11年稳居全省第二、全国前十名的地位。 这些成绩的获得,证明了他们很多的创新做法是一直走在医改前面,是值得借鉴和学习,尤其是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