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1-10-14期 第08版:茂闻·故事

钟情曲艺70载 常唱几曲笑口开

八旬老人余耀民与曲艺结缘的故事

  • 余耀民老人指着照片,介绍当年参加文艺演出时的情景。<br>
  • 余耀民曾饰演济公和尚。<br>
  • 余耀民当年在舞台上热情献唱。<br>
  • 余耀民(前排左六)在2018年茂石化退管中心曲艺晚会结束后与演员一起合影。<br>
  • 扫一扫,看视频<br>
  

文/茂名晚报记者李光耀杨春霞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杨松
  坐在茂名晚报记者面前的老人精神焕发,目光炯炯,身体强健,思维敏捷而健谈,今年85岁的他看起来就像70岁出头的人一样。他叫余耀民,家住茂名市区,是一位资深的粤曲爱好者,他自己喜欢唱粤曲的同时,还无偿传授喜欢粤曲的年轻一代,推动曲艺传承。
  闲时,他常唱几曲,娱人乐已,保持笑口常开。
  自小喜欢粤曲
  余叔是江门市台山人,小时候他家门口的大树上挂着一个大喇叭,每天都会向群众广播时事新闻,宣传方针政策等,其中也会播放粤曲。每当播放粤曲时,10多岁的他会好奇地跟着学,慢慢地竟听熟了很多粤曲的调子,并且跟对了节奏,从此就和粤曲结下了善缘。
  19岁的时候,他来到了茂名,在当时的机修厂工作。机修厂有宣传队,唱粤剧、演粤剧,余叔热情参与,成为宣传队的积极分子,时常跟着有十几年经验的“老班师傅”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唱戏水平,不惜花“重本”购买了当时的奢侈品——磁带,反反复复地听、唱,不停地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用余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入瘾”了。
  为排戏曾晚上步行两个多小时路
  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参加单位的宣传队以后,余叔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常常下乡宣传及参与演出。在他印象中,为演出《夺印》一戏,他下班后从厂里步行到河西,等戏中花旦晚上9时下班后才合排,练习后再步行回去。从机修厂到河西,步行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那段时间每晚都要步行两个多小时。《夺印》一戏当时演出极为成功,是他年轻时付出时间最多的演出。
  说到70多年来最喜欢的曲目,他表示最难忘及最琅琅上口的就是《山伯临终》,小时候常听,后来也常唱,至今还可以随口而出,记忆完整。在接受采访时,他就给记者来了一小段。
  退休后定期唱戏
  因爱好曲艺且坚持数十载,余叔有不少同为曲艺爱好者的朋友、拍档。退休后他们到各个曲艺团去演唱,每个星期三、星期四、星期日到老干曲协那里“唱戏”,天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候还到站南公园、江滨公园、春苑公园等地方献唱。余叔说,他们这班粤曲发烧友的热情献唱,纯属自娱自乐,所有的音乐器材,都是发烧友们自掏腰包,凑钱购买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参加什么比赛,只想着娱乐群众的同时,也使自己身心愉悦、精神富足。
  余叔说,在他们一帮人的带动下,有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也加入到唱粤曲的队伍中来。作为有着几十年“功夫”的老师傅,余叔总是不遗余力,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恨不得将自己会的全部教给年轻人。
  常唱几曲笑口开生活幸福享自在
  在采访余叔时,他的爱人莫姨也能哼上几句。作为余叔的贤内助,莫姨十分支持丈夫去唱戏,真真正正的“夫唱妇随”。“年轻时,他唱戏十分好听,现在年纪大了,嗓音大不如从前。”莫姨说。话语间可以听得出,莫姨对余叔唱戏的仰慕之情。
  在余叔家,茂名晚报记者看到厅中摆有钢琴、大提琴等乐器。“那是我女儿用的,她是星海音乐学院毕业的。”看来余叔的女儿也受到了余叔的影响,并走上了音乐之路。
  如今国泰民安,生活幸福,余叔很感激党恩,用余叔的话来说就是:“我这个85后,每天早上饮饮茶,唱唱粤曲,运动运动,保持身心健康,无病无痛,就是对社会、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余叔是风趣的,如果遇上老朋友记不起他的名字时,他就会哼上几句粤曲,随后说“我是唱戏佬呀!”对方就立即想起了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