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1-07-14期 第13版:晚晴

“火水山”传奇

  

屈荡
  相传地处古高凉茂名的油甘窝村一群放牛娃,用“压窑”的方法煨番薯,无意中把“石头”点燃了。这就是“火水石”的由来,页岩储量丰富的金塘矿(露天矿)自然就叫做“火水山”了。“火水山”的传说颇有神秘感,而开挖“火水山”更具有神奇色彩!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粤西古高凉之地,他在1956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在茂名搞人造石油,紧接着周总理批示在茂名建设规模年产100万吨的油页岩炼油厂,开发茂名油页岩被列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在茂名,露天矿的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业。1958年8月3日,露天矿正式破土动工,多少年来茂名人开挖“火水山”的夙愿实现了!全国各路管理精英、技术骨干、产业工人浩浩荡荡汇集茂名,加上茂名郊区招募的9000多名民工,组成了一支11560人的矿山建设大军,在“地上不长草,地下埋着宝”的金塘矿区展开鏖战。现代“愚公”们喝的是矿坑水,吃的是粗粮杂粮,住的是稻草棚,睡的是竹席床,人拉肩扛,劈山填壑,搬开了金塘岭,铺平了金塘站,建起了高架桥,挖通了6公里长的开段沟,连接了5公里长的排土场。此后数十年,矿工们依靠电铲、火车、电机车等挖矿运矿“能手”,把采矿场挖成了“地中海”。这“海”南北宽3里,东西长10里,称作十里矿山。露天矿如火如荼的建设,使与之配套的页岩油厂能“吃饱吃好”,“榨”出了二百多万吨原油。
  当年,现代规模的露天矿气势恢宏。矿山工艺系统形成了装、拉、翻,与之相应的还有机电检修、输变电、通信信号、疏干排水等。站在十里矿山远眺:层层掌子似壁立的阶梯,各掌子层面上电铲“轻舒猿臂”,挖山不止;火车、电机车运矿穿梭往来,弧光闪烁,汽笛长鸣,紧张而有序。宽广的排土场,一望无边,哪怕是运动健将,在上面走上一圈也会累垮!那一个个土班房点缀其间,酷似一条巨大的村庄。担负机电检维修任务的机电厂又是另一番景象:围墙内厂房林立,电铲、火车、电车、车辆等工段分工严密,待“诊”设备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候“医疗高手”。
  露天矿的建设一波三折。首先遇到三年困难时期的冲击:矿山投资削弱,规模压缩,人员大减。在这困难的日子,建设者们“又让又上”,终于走了一条“上”的成功路。接着又迎来了转换经营机制的严峻考验:1992年,上级决定停止页岩油生产,转换经营机制。在这关键时刻,他们抓住机遇,再次创业,搞页岩发电,出高岭土产品,谱写了矿山发展新篇。还有那意想不到的“无奈选择”:2002年,企业改制分流,矿山又是首当其冲。他们或买断工龄,重组股份制矿业有限公司,或退下来,留在“母体”。矿山的职工们无论何种选择都表现出心系企业、奉献企业的思想境界。风云变幻,起起落落,一波三折,矿业人显示出不屈不挠的非凡毅力,矿山艰苦奋斗精神是茂油精神的“根”!
  今天,茂名石化人梦圆“火水山”,建成了全国闻名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茂名人民梦圆“火水山”,正向滨海绿城奋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