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1-04-01期 第12版:最解密

《黄河大合唱》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由冼星海和光未然(即张光年)在抗日烽火中联袂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与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它以其雄浑铿锵的气势,展示了一幅中国人民屈辱、哀号、抗争、怒吼、复仇和搏斗的画面。每当唱起,这高亢之声就会以独特的魅力激励全民族奋进并顿生骄傲自豪。

两次横渡黄河 光未然写就激昂抗日长词

  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在山西吕梁游击区抗日时,被烈马摔脱致左臂受伤,遂被送至延安治疗。光未然来后不久,在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的冼星海闻讯赶到医院探视。早前,光未然、冼星海二人就曾合写过《新时代的歌手》《拓荒歌》《戏剧抗战》等。
  早在1938年10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到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开展工作搞宣传,第一次看见滔滔黄河水一泻千里、波涛骇浪、气势壮观,船工号子声声大吼,非常震撼,感慨万千。而这回因摔伤返回延安,光未然再次亲历黄河,愈发震撼无比,激情澎湃,思绪飞扬。
  冼星海1938年11月来到延安,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员、主任,1940年5月离开延安。在延安教书授课、开荒种田一年半,虽时间短,却是他人生中音乐创作上的巅峰时期──光未然来延安之前,冼星海在鲁艺已相继创作出《军民进行曲》《九一八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等一系列优秀作品。
  故友相逢,亲切交谈,共议抗日宣传时商定再行音乐合作。再度合作,兴味愈浓,光未然浑然忘却病痛,以超常的艺术创作力将其两次横渡黄河的深刻观感,口述给同事胡志涛,请其笔录下来。如此连续5天,夜以继日地奋战,聚精会神写就了400余行长词,大大地抒发出了民族自豪感和抗日高涨激情。
  1939年3月1日晚上,光未然请冼星海等人参加,在西北旅社窑洞里开了个小型朗诵会。25岁的光未然郑重其事地举起《黄河大合唱》的400余行歌词,借着窑洞里摇曳的灯光,满怀激情、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在座同志们的心随着那一串串跌宕起伏的丰富诗句之节奏而跳动,心潮起伏,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安静,可是,一刹那迅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产生共鸣 冼星海谱出雄壮爱国乐章

  冼星海在现场听得十分投入与兴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受感染中,掌声一落他就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当场表示:“我满有把握,把这一长行词谱个好曲!”
  随即,光未然向冼星海概要介绍了这400余行长词的创作过程,详细说明了它的大致结构:由体裁形式不同的8首歌曲组成,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即歌曲的引子,为歌声的进入开道铺路,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
  于是,冼星海调动自己日积月累的高度音乐知识储备,闭门谢客凝神创作起来。从3月26日开始,冼星海一首首谱曲后,马不停蹄地送光未然等人审看切磋,并声明:“我这些歌谱大家尽管提出意见与建议,是完全可以随便改的。”这表明冼星海既谦逊实在又精益求精,不怕别人挑剔。其中的《黄河颂》《黄河怨》等曲谱,就几乎是推翻了重新创作的。
  冼星海的创作始终处于高度集中与亢奋的状态。他手握拳头一边唱一边写,废寝忘食,不知不觉把书桌上堆成了稿纸的一座小山,写出了60余页手稿。创作达到忘我的境界时,冼星海竟然情不自禁地把他心爱的烟斗都敲断了。他将毛笔杆插在烟斗上,长长的烟斗就这样伴随着他继续创作。
  当时,延安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可是鲁艺这群向往革命成功的知识分子思想非常乐观,有些从前喝惯了咖啡的在延安喝不到时,就心生一计,巧妙变通地将黄豆磨成粉拌上少许红糖,摇身一变成为美滋美味的“土咖啡”。冼星海喜欢甜食,创作前因延安买不到糖果,妻子钱韵玲便托光未然想方设法买来两斤白糖。随后,在冼星海盘腿坐在炕桌前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日子里,伴随着他的是一撮撮抓放进嘴里融化的白糖、超长烟杆吐出的腾腾烟雾和自制“土咖啡”飘出的香味。
  据抗敌演剧三队队员邬析零(光未然任该队中共支部书记)后来回忆,冼星海的谱曲过程并不简单。1939年3月12日,他受邀到冼星海家,至少用了4个小时,向冼星海认真介绍了抗敌演剧三队的渡河实况、壶口壮景和吕梁山根据地的战斗情况。冼星海要他不厌其详地描绘。他边哼边解释,冼星海受到触动突然有所感悟,立刻调过头去,拿起铅笔刷刷地在纸上记下一行行音乐符号。3月底的一天夜里,他又到冼星海家。只见冼星海正坐在小矮凳上,膝盖上放着一叠谱纸,凑着菜油灯微弱的亮光,埋头专心谱写《黄河颂》。冼星海见他来了,兴奋地站起来说:“你来得正好,8个歌子,我已经写好了7个。就是这首《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3个,但1个也不满意。”直至这月31日,邬析零才从冼星海手中拿到《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清稿。
  就这样,夜以继日连续的笔耕,几易其稿,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谱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本清稿是用白粉连纸抄写的,手工装订成册,小于16 开本,册边整齐如刀切。里面通本一字不涂不改,每个字都很规范工整地写进规定的位置上。字迹清晰秀丽,笔锋精致老到。

反响强烈 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4月中旬,抗敌演剧三队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次试演,大获成功。5月11日,在“鲁艺”建院一周年纪念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百余人公演《黄河大合唱》,其中数首极为感人,演出一结束,观看节目的毛泽东不由得站起来感动地连说“好”。当晚,心潮澎湃、夜不能寐的冼星海激动地在日记本上记下以下一段难忘的话: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里面有几首非常感动人的歌曲。当我们演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是很严格地热情地去指挥歌唱队的。
  7月8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欢迎他从重庆归来的晚会上听后也十分振奋,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从此,每逢群众集会,延河边常有这首著名的大合唱激越响彻云霄。1940年春,来自重庆的《塞上风云》30余人摄影队途经延安观听了500人壮观合唱后惊叹不已,鼓掌欢呼,一拥围住冼星海说:“伟大!感动!”冼星海随后总结回顾这首大合唱时,深有感触禁不住撰文称:像这样的大型演出“是突破全国音乐界纪录的”。
  《黄河大合唱》一经问世,就如此反响强烈,广受赞誉与欢迎,皆因它深刻生动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唱出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英勇战斗而取得解放斗争胜利的吼声。它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1945年,在莫斯科治病过程中,冼星海用生命的最后时光对大合唱简谱手稿重新修改润色,增补了《序曲》,写成大合唱的五线谱版。而在祖国,曾是鲁艺教师的李焕之肩负起为它编写不同配曲的任务。1970年,改编自《黄河大合唱》的《黄河》钢琴协奏曲问世,于是,熟悉的旋律在全世界快速广泛地流传了开来。
  1975年,在冼星海逝世30周年之际,他妻子写信一封,希望举办纪念活动。最终辗转经邓小平转交毛泽东手中,毛泽东很快批复相关部门。10月25日,《黄河大合唱》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持续演了5天之后,在观众强烈要求下,11月5日、6日在首都体育馆又加演了两场。场场观众都泪如泉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周恩来曾深情点评说:“我们多少同志正是在这些抗日歌曲鼓舞下参加了抗日,到前线进行斗争的。”郭沫若也赞赏说:“它和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从北方吼唱起来,这是人民的声音,使得好些人民的叛徒们听见了发生了战栗。”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黄河大合唱》嘹亮唱响,响彻云霄,唱出中华民族奋勇不屈、势不可挡、走向复兴的豪迈气概与胜利信念。
  (据《天津日报》孟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