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0-07-31期 第12版:最解密

70年的国债特别记忆

  

1956年,北京郊区农民积极认购公债。
  近日,抗疫特别国债已顺利发行,在认购特别国债的过程中,个人投资者非常踊跃,这不禁勾起了人们关于国债的特别记忆。
满怀爱国热忱买公债
  国债,是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上面提到的抗疫特别国债,就是国债的其中一种形式。因为国债是国家担保信誉最高的债券,所以有着“金边债券”的美誉。
  说起我国最早的国债,是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公债。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发行过六次公债。第一次是在1950年,为了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其它五次是在1954年到1958年,国家为了加速经济建设,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连续五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53年,当听到国家将发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消息后,北京市民都十分兴奋,一致拥护国家的这一措施。新华印刷厂的劳动模范、老工人孙述凌说:“机器、厂房都是要钱来建设的。这次发行公债,就是为了能更多更快地造机器、盖大工厂,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咱们应该热烈地购买公债。”
  六次公债的发行,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对平衡国家财政收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起过重要的作用。
首次发行国库券
  1981年,为了调整和稳定国民经济,适当集中各方面的财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从1981年开始,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国库券票面额分为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一万元、十万元、一百万元八种。
  发行国库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首次发行的国库券,与公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政府债券。但是它们发行的对象有所不同。上世纪50年代公债发行的对象完全是个人,而国库券发行的主要对象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当然,“国库券条例”里也明确了个人可以自愿认购,但主要对象不是个人。为了同过去发行的公债有所区别,就把它称为国库券了。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调整措施的贯彻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城市职工收入也有所提高,向城乡人民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实际已具备条件。发行国库券,可以将企业和城乡人民群众手中一部分资金筹集起来,集中到国家手里,用于“四化”建设的急需。
  出于上述考虑,在国库券发行的第二年,国务院决定,在1982年发行40亿元国库券,其中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
  在报上刊出国务院决定的当天,就有不少群众怀着“为国分忧”的心情主动报名认购国库券。不过,刚开始发行没多久的国库券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为了让人们能够尽快了解它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单位下了不少功夫。
  1982年2月,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它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做好宣传工作,发动各地区、各单位和各阶层人民群众踊跃认购国库券。北京市也成立了推销国库券委员会,还通过答记者问的方式,在新闻媒体上详细解答了国家为什么要向个人发行国库券等问题。文中谈到,个人购买国库券具有定期储蓄的性质,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利率是8%,大体相当于银行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年息7.92%)。
  在市民的踊跃购买下,北京提前25天超额完成了国库券认购任务,其中城乡人民个人共计认购6312万元,超过国务院分配指标的7.4%。
特别国债的特别之处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资产迅速扩大,但资本相对不足。1997年,东南亚又暴发了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为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财政部在1998年定向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用筹集的资金拨补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特别国债。当年,这笔资金就将国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到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所要求的8%的水平,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信度,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
  2007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这是我国第二次发行特别国债,也是我国发行的最大一笔特别国债。
  当时,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局面,而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外汇,被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在流动性过剩状况下,易引发经济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特别国债的发行,在缓解流动性过剩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发行的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是我国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在北京一个工商银行网点,前来咨询的市民侯女士说,抗疫特别国债有特殊积极意义,虽然利率稍低,也会考虑在投资中配置一些。
  (据《北京日报》黄玉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