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0-06-30期 第12版:最解密

陈望道:千秋巨笔 首译宣言

  • 陈望道<br>
  •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 党 宣言》<br>

  2020年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面世一百周年。作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首位翻译者,陈望道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他早期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同时,他还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曾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复旦大学首任校长。首译《共产党宣言》
  20世纪初,中国处于风雨如晦的艰难时刻,各路精英纷纷寻找救国之道,中国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正是其中之一。
  1920年1月,化妆成商人的陈独秀从北京前往上海,他的行李中有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打算物色一个合适人选将其翻译成中文。陈独秀的密友、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也希望找人翻译《共产党宣言》。戴季陶找到《民国日报》的主笔邵力子,邵力子脱口而出:“能担任此任者,非陈望道莫属!”就这样,精通外语、国学功底深厚,同时又具备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陈望道成为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首译者。
  陈望道是何许人也?1891年,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亲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能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陈望道兄弟都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陈望道先后就读于义乌绣湖书院、金华中学、浙江之江大学,后到日本留学。
  陈望道留学日本期间,正赶上社会主义思潮在日本兴起,他阅读了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河上肇的《贫乏物语》等宣传社会主义的读物,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较多的了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回到祖国,并接受著名教育家经亨颐的邀请,前往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员。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陈望道等人在浙江一师进行新思潮宣传,对整个浙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反动当局责令一师对陈望道革职查办,受到全校师生的坚决反对。反动当局随即出动警察包围学校,从而酿成著名的浙江“一师学潮”。这一学潮得到全国的声援,最终迫使反动当局收回成命。
  “一师学潮”让陈望道认识到,倡导改良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因此,当陈独秀邀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他毫不犹豫接受了。
  1920年早春,陈望道回到浙江义乌分水塘老宅开始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老宅已经年久失修,再加上浙江早春天气寒冷,条件十分艰苦。陈望道不以为意,专心投入到翻译工作中,一日三餐也都是老母亲帮着打理并送到房间来。看着儿子因连续工作而身体消瘦,陈母包了些粽子,让他蘸红糖吃以补身体。陈母在屋外问红糖甜不甜时,陈望道连连回答“甜够了甜够了”。等陈母进来收拾碗筷时,发现儿子满嘴墨汁。原来,陈望道全神贯注工作,竟然蘸了墨汁吃粽子,还感觉不到异味,实在是太过投入了。陈望道蘸墨水吃粽子的故事流传至今,每每提及,都让人们充满了敬重之情。
  1920年4月,经过几个月连续奋战的陈望道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中译本在经过陈独秀、李汉俊校阅后,很快就公开出版,并迅速被抢购一空。鲁迅当时评价说:“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
  到1926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已印行17版,可见流传之广。1936年,毛泽东在和国际友人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建构起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中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在完成《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后,陈望道应陈独秀邀请,前往上海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陈望道主持《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后,不仅译介了大量的革命论著,还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介绍苏维埃俄国的变化和成就,影响很大。陈望道还通过邵力子将《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争取过来,并担任编辑,使其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也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最早成员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5人,陈独秀担任书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与各地共产主义者建立联系,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在上海小组的一系列活动中,陈望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青年》被改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后不久,陈望道就开始主持编务工作。此外,陈望道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共产党》月刊的创刊等一系列工作。他还一度担任劳工部长,在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中作出重要贡献。可以说,陈望道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复旦的半世情缘
  陈望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更是著名的教育家。从1923年出任上海大学学务长,到1977年逝世于复旦大学校长任上,陈望道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早在1920年组织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时,陈望道就接受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邵力子的聘请前往任教,开设文法、修辞等课程。1923年秋季,陈望道到上海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并亲自讲授修辞学和文学概论等课程。1925年,陈望道代任上海大学校长,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干部,阳翰笙、丁玲、李硕勋、杨尚昆等人都曾在上海大学学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当局查封,陈望道开始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从而正式开始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复旦情缘。
  1927年,陈望道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后,创办了新闻学专业,这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教育单位之一。1942年,陈望道更是亲自担任新闻系主任,制定了“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和“好学力行”的系铭。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上海市高教局以苏联只有党校才能办新闻系为由,要停办复旦大学新闻系,陈望道两次专程到北京,先后拜访教育部和周恩来总理,最终保留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今天复旦新闻学院大楼前,竖有陈望道的半身铜像,这是复旦新闻人对他永久的纪念。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是新中国复旦大学首任校长,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他为复旦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复旦大学刚经历过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很多方面还没有走上正轨,上任之初的陈望道组织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学校制度的根本改革、学校行政制度的改革、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等。从此以后,复旦大学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稳步的发展,为成为全国一流名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因病逝世于复旦大学校长任上。从1920年在复旦大学任教开始,他与复旦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情缘,其中担任校长长达25年。他为复旦大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现在,陈望道依然得到复旦人的极大尊崇,复旦校园内的望道路、任重书院(陈望道字任重)、望道铜像都是人们缅怀老校长陈望道的重要场所。
永远的学者本色
  尽管陈望道有着多重身份,但是他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学者本色,他撰写的诸多学术著作依然是各个学科的必读书目之一。
  陈望道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32年,陈望道出版了《修辞学发凡》一书,得到学术界的极大好评。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陈望道的好友刘大白在序言中如此说:“中国人在说话的时候,修了几百万年的辞,并且在作文的时候,也已经修了几千年的辞,可是竟并不曾知道有所谓的修辞学。直到1932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出来,才得有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书。”直到今天,《修辞学发凡》依然是修辞研究者案头必备图书之一。
  陈望道还是语文改革的积极主张者和实践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陈望道就积极提倡新文字运动,并组织和领导当时上海的语文运动。他主编《每日译报》的《语文周刊》,并发表了大量论文,编制了《拉丁化汉字拼音表》,对语文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49年以后,他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和普通话推广工作,在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中,他为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的科学概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0年,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整理出版了《陈望道语文论集》,这对发展我国语文科学和语文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陈望道在学术上另一个重要贡献则是主编了大型工具书《辞海》。作为工具书的《辞海》,早在1936年就出版了由舒新城担任主编的版本,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决定对老版《辞海》进行修订,由陈望道担任主编。从1963年出版内部版本、1965年正式出版到1979年,陈望道主编的《辞海》发行量至少超过了100万部,这在当时可谓是奇迹。新时期以来,《辞海》经过多次修订,但是陈望道在《辞海》的编修过程中功不可没,这是他作为学者的又一个重要贡献。(据《海南日报》曾庆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