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9-09期 第12版:最解密/连载

中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记

  

中国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球已有超过500个电视台、4000万台电视机。
  但是,直到1958年以前,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还是一片空白。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事业。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即761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即712厂)。
研究苏联电视机
  天津无线电厂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成立一个电视机试制小组,边干边学习,由外行变内行。
  那时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科学研究所正好有工程技术人员刚从捷克学习电视技术回国,参加北京广播器材厂电视中心设备的研制工作。天津无线电厂为了使试制小组尽快了解和掌握电视机的设计技术,立即派黄仕机和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去北京广播器材厂了解和学习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研制工作。
  他们还多方收购出国人员带回国内的苏联“记录牌”“先锋牌”电视机,作为样机分析研究。1957年年底,二机部十局的刘寅局长到苏联参观访问时,带回来几套苏联新型的“红宝石牌”电视机散件,提供给他们进行研究。
  此外,二机部十局根据苏联专家在华顾问组的建议,从苏联订购了一些新型的“旗帜牌”电视机样机、散件和资料,也提供给天津厂参考研究。为此,他们对各种电视机的电路、结构、元器件性能、外观造型和使用维修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消化吸收它们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制定他们的设计方案。
  经分析,研制小组发现苏联“红宝石牌”电视机是一种设计要求较高的产品,其电路结构也较复杂。而苏联“旗帜牌”电视机的电路设计较巧妙,结构上较简单,工艺性较好,性能也好,很适合他们借鉴参考。但研制小组仍觉得国外电视机的设计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电子工业配套水平与国外尚有较大的差距,许多电视机用的元器件和材料还没有发展和生产,不可能照抄国外样机的设计。
  经过紧张的研究和技术准备后,1958年年初,研制小组根据我国当时的元器件配套能力、工艺加工水平、使用维修等国情出发考虑,制定了“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一个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控制旋钮设在前方”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当时既没有电视专用仪器,又没有广播电视信号用以检查电视机的实际接收质量,只能靠一般的简单仪器来进行试验,费时又费力。
  后经过大家潜心钻研,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如大电流磁偏转技术、超高压产生和绝缘技术、电磁干扰隔离和屏蔽技术,以及电视图像和伴音质量的高保真技术等。
  这些技术大多是国内首次接触,几乎都要经过许多次失败后才逐步得到解决。较突出的是,电视机中有一个马鞍形的偏转线圈,它是一个比较难制造而又要求较高的零件。试制车间50多岁的姜仲元老师傅和技术人员想尽了各种绕制的方法,反复试验,效果均不满意。
  失败一次接着一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只好请教工厂的苏联工具设计专家齐尔奈克。此时他正忙着收拾行李,决定次日离厂回国。齐尔奈克很热情地接待了姜师傅,并答应当晚想一下。第二天一早,齐尔奈克果然提出了一个办法,姜师傅根据齐尔奈克的启发,结合自己屡次失败的经验,重新修改工具,终于完成了这个关键零件的试制任务。
  当时研制组负责的电路设计、结构设计、仪器设计,经有关试验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两个月,终于胜利完成了分块试验工作。第一台试验电视样机最终于1958年3月初组装出来。这样,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终于诞生了。
“北京”牌电视机来到中南海
  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的时刻到了。
  在天津厂试验大厅一共摆着两台电视机,一台是苏联电视机,一台是他们的电视样机,成功或失败,一经对比,便见分晓。19时整,在他们的电视屏幕上准时出现了播音员清晰的图像,而且播音员的声音非常洪亮,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与苏联电视机没什么差别。
  随后,电视上播送卡通片,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在场观看的同志乐不可支。最后播放电影,大家感到如同在电影院一样欣赏影片中感人的情节。当晚电视节目播送完毕后,在场的领导同志和参加研制的同志互相握手致意,祝贺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试制成功。
  经过艰苦奋斗研制的第一台电视样机试验成功后,工厂立即组织全厂有关研制和生产部门进行生产,终于在“五一”前夕赶制出第一批15台电视机。这些电视机的前脸都喷涂了金黄色,金光闪闪。
  4月30日上午,天津厂党委的张珍书记、吴新厂长、施复言副总工程师和研制组的黄仕机及冯佩如等,携带着10台电视机来到中南海向中央领导人献礼。
  为了标志这是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和全国第一家电视机生产厂生产的产品,国家特以首都“北京”的名字命名。
  (据《文史博览》王祖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