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2-25期 第10版:中国新闻

金华创建“无证明城市”

已取消证明事项2001项

  本报综合报道 昨天下午,金华市深化减证便民全面实施“无证明城市”正式启动。今后,在金华市全域范围内,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的证明材料。据悉,金华是浙江省首个创建“无证明城市”的地级市。
  凡是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开具证明的部门、镇街或村居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申请人现有证件、凭证办理的,一律取消……金华创建“无证明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项具体的办事项目中,将“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截至2月22日,金华市共取消证明事项2001项。其中,市本级共取消证明180项,各县(市、区)共取消证明1821项。
  据悉,金华市委市政府早在2018年年初作出决定,按照试点先行,再全市推开的方式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活动。义乌市承担试点任务,根据“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原则,分四批共取消证明270项。2018年8月17日,义乌市宣布成功打造了“无证明城市”。
  此后,为了将义乌试点“盆景”尽快转变为全市面上的“风景”,金华按照证明事项“谁提供,谁清理”“谁出具、谁清理”的原则,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面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
  “无证明城市”的创建依赖于大数据系统,金华市着重加政府数字化转型,大刀阔斧解决信息孤岛、公共服务系统证明事项数量庞大等难题,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归集、共享、开放,深化“掌上办”“一证通办”和涉企便利化改革,通过公共数据共享管理发布平台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变“群众跑腿”为“数据共享”,实现群众“零跑腿”。
  “无证明城市”的创建能够切实解决证明材料过多过滥和“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突出问题,同时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同感。如死亡证明,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具,现在通过内部核查进行取消,让“群众跑”变成“部门跑”。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无证明城市”不是说不需要证明,而是不要让老百姓跑断腿去开证明。“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市场主体未持有、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具、针对特定事项具有举证意义的材料。但不包括下列内容:各类证照等自证材料,如身份证、学生证、不动产证、营业执照等;审核材料,如申请补助审批表、施工审批表等;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如公证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裁决书等;诉讼证据,当事人在诉讼中为了举证主动提供的证据材料。
  创建“无证明城市”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浙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刀刃向内的一场自我革命,它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回应人民群众呼声的现实需要,还是提高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展现文明城市形象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