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2-09期 第07版:最解密

茅盾“文豪对白丁”的爱情波折

  1918年春节之后,茅盾将妻子孔德沚迎进家门,这是典型的包办婚姻,起初并没有爱情。此时茅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已是文坛一员青年悍将,但妻子大字不识几个,连“德沚”的名字都是茅盾起的。茅盾后来送妻子上学,领她到大城市见识社会。孔德沚有志气,苦学文化,而且参加了革命工作。茅盾创造了一个爱人,也创造了一个同志。
  韦韬在《我的父亲茅盾》中写道:1928年夏,茅盾在国民党通缉下被迫流亡日本,直到1930年4月初才回国。母亲则一直留在上海,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就在茅盾去日本那两年里,茅盾与妻子孔德沚的感情生活发生变故。1929年初冬,孔德沚从茅盾的出版人叶圣陶那里得知,茅盾与一个秦姓女人同居了。茅盾之子韦韬在回忆父亲的书中提到过秦姓的女人,名叫秦德君。秦德君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率先剪发,被学校开除后,与穆济波同居,并生下孩子。后秦德君与西北军刘伯坚相爱并怀孕,又生下孩子。可刘伯坚并未与秦德君结婚。随后,郁闷中秦德君以单身身份,与动荡中的茅盾结伴到日本。茅盾和秦德君在日本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恋同居。
  回国后,茅盾与秦德君借住在杨贤江家里。叶圣陶、郑振铎等老朋友都同情、安慰孔德沚,还帮她出谋划策。叶圣陶分析,在大革命时期,青年男女之间“杯水主义”的爱情,总是昙花一现。但即便这个昙花一现,也是有条件的。孔德沚突然悔悟过来,自己在革命工作上用的时间太多了,忽略了相夫教子的责任,自己的婚姻才出现了裂缝。于是,她三天两头往杨贤江家跑,送衣服和茅盾爱吃的家乡菜,还约茅盾带孩子逛街购物。孔德沚最终获得“胜利”,茅盾回家了,破镜重圆。
  关于茅盾与秦德君的恋情,茅盾没有留下直接的回忆文字。倒是秦德君的自述,说到茅盾的多处不良。
  “文革”期间,孔德沚糖尿病复发,一病不起。70多岁的茅盾,迈着已不大灵便的步子,跑前跑后地侍候妻子。有一天夜里,孔德沚由于翻身不慎,从床上跌落到地上,再无力爬上床。茅盾想扶她起来,但因体力不济,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扶起来。这时已是深夜,身边又无他人,茅盾只好陪着妻子坐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1970年1月29日,孔德沚在医院去世。茅盾赶到医院太平间,亲手替老伴揩身换衣,70多岁的茅盾老人禁不住放声痛哭,老泪纵横。在31年后的2001年,韦韬打开母亲骨灰盒时,发现茅盾写的一张纸条静静地躺在里面:“亡妻孔德沚1970年1月28日去世。”茅盾对于亡妻的真情和思念,写在每一个字上。
  茅盾一生的感情生活不算尽善尽美,但他“文豪对白丁”的爱情传奇,令人感叹回味。
  (据《江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