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8-09-19期 第22版:悦读

《羚羊与蜜蜂::众生的演化奇景》出版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是科普的重要能力

  公元353年,王羲之在兰亭写下《兰亭集序》时还写了一首诗。诗里写道:“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在广阔的天地、繁盛的万物中体悟“玄理”。而1859年首次出版的《物种起源》,达尔文表达了与王羲之极其神似的观点,万物彼此相异又共存,这一切都要遵守自然的“法则”。
  这种看待万物的方式,在陶雨晴看来“既是有趣的,又是壮丽的。”在《羚羊与蜜蜂:众生的演化奇景》这本新书里,她从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动物、植物讲起,解读从物种起源到万物演化的生命历程,接收大自然给人类的奇妙暗示。
  语言文学与生物的奇妙连接
  陶雨晴,笔名红色皇后,果壳网科普文章作者。本是文科生,却对生物和演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致力于寻找科学和文学神秘的连接点,写出很多生物方面的科普文章,专业又有趣。旁人觉得这是很大的反差,可在她这里是有道理的,她小时候就爱看“少儿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另外,她认为“生物和语言文学类专业是有一定共通性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它们都涉及对‘现象’的“收集’。好比一个生物学家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兰花、昆虫,一个文学家会收集各种各样的词汇、修辞手法。道理是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收藏家’。”
  问她有什么好玩的事可以讲讲吗?她一本正经地说:“我说个生物学的小段子吧。乌鸦喝水的故事是真的,或者确切地说,是可以实现的。2009年,《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了一篇论文,一帮研究员做了这个实验,找个细长的筒,灌点水,里面放上乌鸦喜欢吃的虫子,乌鸦用嘴够不着。然后给它一些石头子,它就会把石头子衔到筒里去,让水面上升,最后够到虫子。”好吧,看在知识的份上,当它是个“段子”吧。
  大自然中有许多乐趣等着我们去发现
  陶雨晴的认真里蕴含着孩童一般的纯真和有趣。她看待事物有不同寻常的趣致角度,《羚羊与蜜蜂:众生的演化奇景》这本书就是她这种特质的体现,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众生演化书,科普了会走路的鱼、会钓鱼的鸟、爱牙膏的白熊、真实世界里的皮卡丘,甚至还详细分析了丑小鸭的可行性。通过羚羊、蜜蜂、恐龙、老鹰、皮卡丘等动植物的故事,讲述了大自然奇妙在何处,人类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大自然的奇妙暗示。除了令人惊诧的怪异生物和动物的独特习性外,其背后的科学解释更能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如果说世界是众生的秀场,那么演化是万物的舞蹈。大自然的科学万花筒映射着人类的足迹。陶雨晴在新书里写道: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世界的了解更多,信息的交流更不受拘束。无论信息还是实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大和丰富。人类应该修炼的一种胸襟和气量,面对广大纷繁的世界持欢喜迎接的态度。正如同有着鲨鱼和鲸鱼的大海,要比只有咸水的大海更能吸引游客。一个充满丰富现象和规律的宇宙,对于相信世界可知,又不失好奇心的人来说,也可以是一件好事。
  万物皆有灵性,大自然有更多的乐趣在等着你去发现。这本书就是一个有趣的小伙伴。
  (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