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8-07-18期 第22版:悦读

暑假阅读书单来了

  高三党们卸下“升学”包袱,本版推荐一份高考后的待选书目,希望高三党能在“高考”过后多一份更有益的选择。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也许你们需要一些真正的思考了。当然,放松地阅读也不是什么坏事——粗略读一遍,记住些脉络,五年、十年或更多年以后再读,对比一下感悟。不妨将书中涉及的路线图用谷歌地图标示下来,等你的大学假期来临不妨按图索骥来个名著之旅。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小说适合高三学生的暑假阅读,节奏快、悬念足,篇幅亦不是太长,正合热爱走动的毕业生的性情。不仅满足了一个时间与空间都有限的少年对世界的想象,更为即将的大学生活做好了远离家乡的心理准备。
  金庸的武侠小说
  在高考前,这是闲书,不能光明正大看的。如果你之前已偷偷读过,不妨放松地重温一回,不管你身处何地,出身如何,那个成人童话似的武侠世界,会让你豪情满怀,得到关于责任、理想、想象力的练习;如果你还没读过,那更要看啦!要是没读过金庸,到了大学你会发现,跟大家少了很多共同语言。
  木心口述、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
  全书根据木心先生的讲稿整理而成,对全球文学史做出了既全面又耐人寻味的解读。系统性或不及教科书,但融入了文学大家的嬉笑怒骂、臧否扬抑,仿佛一位可爱的老先生正在面前眉飞色舞地讲解,于严谨中透着质朴可爱。读过此书,再没情趣的人也会义无反顾爱上文学。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很少有什么书,像史铁生的作品这样易读而深刻,适合所有人。生命的苦乐、心灵的起伏被坦荡地记述,无数人从中汲取过前行的智慧与勇气。在人生独立前夜,读史铁生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毛姆的《刀锋》,孙睿的《草样年华》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这是韦陀真经里的一句话,也是《刀锋》要讲的道理——“得渡之人”毕竟是少数,但要摆脱凡俗的禁锢,必要吃些苦头,上下求索一番。《草样年华》讲的是北京一所非名牌大学生活,这本书可让你提前了解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
  吕思勉《吕著三国史话》
  《三国演义》说了很多谎,辟谣任务十分艰巨,易中天一个人承受不来。吕思勉是大师,一生著述上千万字,但通俗历史只写了这一本,它不仅好看,而且难得。
  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抽出不多的时间用心去读一读台湾知名导演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了解那些生活在各个角落里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和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在作者静静的讲述中,你或许会得到不曾有过的心灵碰撞,或许会体味到不一样的人生坎坷经历,或许在12年寒窗苦读后第一次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些许人生的哲理……在吴念真笔下的小人物里,你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那个如镜中的自己。
  曹天元著《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高中很多时候学科被强行分了文理,但是其实到了大学就会发现,很多专业是需要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系统应用。这本书里有公式,有简单的推导流程,但也有很多学术方面的历史知识,且文笔轻松幽默。我觉得每个理科生和文科生,都可以在里面读到一些自己高中时候缺失的东西。
  齐邦媛的《巨流河》,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的《上学记》
  久受粗线条、标签化历史和政治教科书折磨的高中生,不妨走出牢笼,品读些新鲜的、有温度、有情感的历史书籍。《巨流河》《上学记》就是这类书。《巨流河》由台湾作家齐邦媛著,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上学记》由何兆武教授口述学生时代的陈年往事,蕴含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在这两本书里,两位作者在悲喜交加的命运起伏中表现出的坚韧和淡然令人印象极深。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查尔斯著)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看书的书。经过高考的磨砺,你很可能形成了应试和休闲两种阅读习惯,要么死记硬背、要么图个乐呵。而进入大学后,你会发现真正的阅读是信息的收集、归纳、分析,需要在浩如烟海的前人著述中,建立你自己的坐标系。这本书就类似于一位引路人,循循善诱,从阅读的最基本理念开始,帮助你成为一个会读书爱读书的理想读者。
  高晓松《鱼羊野史》
  这是高晓松2013年在东方卫视做的一档叫《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的节目文字未删减版。这不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更像是与三两故友的酒后小叙,茶余饭后的闲来小侃,没有题材的限制,信马由缰又点到即止。
  《四级单词速记》《新概念英语》
  什么内容,什么版本都不重要,重点是假期,不要把英语放下。进入大学后,很多高校会有英语分级考试。鉴于英语学分在大学成绩中比重高,一次英语考试没考好,对保研什么的影响很大,需要别的科目很多分才能弥补回来。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