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8-05-11期 第07版:纸看茂名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新垌:茶香袅袅沁心田

  

茶农在采摘茶叶。茂名晚报记者吴昊 通讯员吴献基 摄


  茂名晚报讯 记者朱杰祺 通讯员吴献基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正如清人周顺侗的诗中所描述,农历三月,是茶农最忙碌的时节。近日,茂名晚报记者走进高州市盛产绿茶的新垌镇,走茶村,访茶农,看茶景,问茶市,悟茶道。在缕缕茶香中,品味新垌绿茶产业发展的涩与甜;在苍翠茶海中,透视新垌绿茶的自信与豪迈。

三月茶香沁心田
  农历三月,春意萌动。经过一个冬天的蕴积,新垌出水窿茶园吐露新绿。轻轻采摘嫩芽,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炒,上好绿茶制 成 。 取 一 小 撮 冲 泡,茶 香 沁心。据《高州府志》记载:“茶产茂名新垌者,树高数尺,谷雨前摘取者最佳,以出水龙者为极品”(注:“出水龙”后为“出瑞龙”)。原来,出瑞龙村后有一山岗,高山环抱,土地肥沃,云雾多,雨量丰,湿差大,最宜绿茶生长。因而出瑞龙村出产的绿茶色泽绿润,香气馥郁,汤色绿明,味甘而醇。

新垌绿茶已有 500 多年种植史
  据悉,新垌绿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 1465年,至今已有 500多年历史。据考察,出瑞龙茶,早在明朝咸化年间,由新垌邓氏始祖开泰,从福建省汀洲地区引入绿茶种子,因种于出瑞龙村而成名。到了清代,安山圩便有了茶叶店铺。“茗园春嫩一旗开,众绿丛中笑语来。压担盈筐影载道,今朝新垌采茶回。”清代文人杨康的一首《高凉竹枝词》,真实地再现了清朝时期新垌出瑞龙茶的产茶历史。新垌出瑞龙绿茶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之后,几经历代变迁,以及数代茶农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产、供、销 一体化的生产规模,制作工艺日臻成熟。
  2002年,出瑞龙村茶农邓先生灵机一动,成立了出水窿茶厂,除扩大自家茶叶种植面积外,还以保底价5元每斤向茶农收购生茶叶,带动周边村民扩大种植。目前,出瑞龙村绿茶种植面积约有 1000亩。近年,新垌镇还招引老板在三官山种植数百亩高山茶,目前,新垌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 3000 多亩。据邓钜锋介绍,“采春茶”一般从农历三月持续至五月,而茶叶采摘期一直持续至十月。1斤生茶叶能制成约1.2两成品茶,出瑞龙村的春茶供不应求,年销售量约2万多斤。

保持手工制茶工艺
  如今,新垌绿茶生产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以荔枝树枝为柴火,用铁锅烤烘,使茶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采摘时坚持采早、采细、采嫩、采二叶一针;“杀青”是采用净锅、猛火、杀透、杀匀;“搓揉”时趁热揉捻,揉紧揉实;再经“炒青”“烘干”“轻揉”直至熟透而不焦,揉实成眉条的茶团。经此多道工序炒制的绿茶芬芳扑鼻。2014年7月,新垌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带动山区贫困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高州市确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思路,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加大茶产业扶持力度,坚持基地建设和企业培育一起抓,招商引资在生态良好的山区镇村建设高山茶基地,成立茶叶公司,形成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的产业链,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给山区的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目前,新垌全镇15个行政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97户566人,全部入股到出水窿茶厂,根据贫困户入股资金的总额,按年均保底收益率8%计算收益款给贫困户,支持精准扶贫事业确保贫困户增收。高山茶叶种植使山区人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给村民财富,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