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7-12-08期 第08版:纸看茂名

刘天一 飘逸背后的“工匠大师”

  策划:吴小英
  文/图:茂名晚报记者柯丽云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信宜飘色糅合了戏剧、杂技和装饰等艺术成分,凝聚着民间艺术的智慧,被誉为“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刘天一从事飘色制作已有30多年,技艺精湛,两次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三十多年来,他不断改良创新,共研制出260多款飘色造型,代表了我国民间艺术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就。2009年被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省级非遗项目信宜镇隆飘色代表性传承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了他的艺术成就。
  
1 传承中创新镇隆飘色独具一格
  身着戏服的小孩或“悬”在空中,或腾云驾雾,或巧妙地站在一朵莲花上,或轻巧地被一只“鸟”托起……那空中角色从容不惊,地上人群一片惊呼。这不是杂技表演,而是信宜特有的飘色巡游场面。这些在移动舞台上“凌空而立”的小孩称为“色仔”“色女”。
  信宜飘色缘于何时已无从考,据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在粤西一带,由于当时禁演粤剧,艺人们就想出了将粤剧某个片断制成造型,在元宵节抬着巡游欢庆,飘色造型多取自历史典故和传说中的故事及人物,表现农民扬善惩恶、安居乐业、传颂英雄、鞭挞恶人的朴素愿望。
  刘天一19岁便跟随父亲学习飘色,父亲是当地的制飘好手。上世纪80年代,学有所成的刘天一建立镇隆明珠飘色团,一边演出一边对传统飘色大胆改良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所设计出来的造型栩栩如生,已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刘天一对每一件造型都花费心血,每件都亲手制作,有时,一件造型要花几个月时间。而各种服装的缝制,全是他妻子的针线活,力求整个造型天衣无缝。
  在创新上,他充分运用力学原理,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完美结合,把“色柜”装上轮子方便移动,色梗更是可以360°旋转,使飘色真正“飘”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镇隆十八飘,即一板容纳18人,造型美观,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2 别具匠心锻造各式色梗
  信宜镇隆飘色素有飘逸灵动的特点,精妙之处就在于连接“屏”与“飘”的那条色梗(即支持孩童的钢架),每次飘色巡游,“色梗”的精巧、创新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刘天一深谙色梗的制作技巧,他告诉记者,色梗形状不但要吻合故事情节、承托表演者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巧妙的连接,使色梗伪装无形,让表演者看上去似乎凌空而起,营造出“飘”的效果。
  当你看到金鸡独立或双脚悬空的造型,好像耍杂技,非常惊险。若是揭开“屏”和色柜,这些色梗便暴露无遗。
  “你看他们站着,其实都是坐着。”由于飘色演员年纪小,表演时间长,刘天一在色梗上都设计有一个坐兜,把孩子们固定在色梗和坐兜上。演出时观众看不出其中端倪,就要靠飘色艺人的精心设计和巧妙伪装了。“像一个悬空踢腿的小孩,你不可能让他保持踢腿的动作一两个小时。秘密在于他坐在坐兜里,两只脚穿在特制的同一条裤腿里,飞踢出去的那只脚,其实是用色梗和塑料加上装饰做出来的假脚。”刘天一笑着说。
  
3 他想让飘色“飘”得更远
  2005年,刘天一的《普天同庆》《蟠桃仙境》《凤凰展翅》三个板色获得广东首届飘色艺术表演金奖;2006年,《欢乐神州》《龙马精神》两个板色夺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2008年,板色《大展鸿图》再次荣获山花奖。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春生等认为色版绚丽,色心娇俏,造型优美,表达了丰富的时代精神。尤其镇隆独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难度飘色,其巧夺天工的画面,精湛的技巧,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在场的中国民俗专家一致认为,镇隆十八飘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糅合了中国飘色的传统与创新,想象力丰富,艺术含量高,堪称中国民俗一绝。
  2010年,刘天一在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上再次创造了全国最大飘色,一根色梗飘起28人,高6.5米,横跨8.8米,并能360度旋转,令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拍掌称奇。
  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节目组专程来信宜镇隆镇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拍摄,全方位探究有“中华一绝”之称的镇隆飘色。随后央视“天下大观”“乡村大世界”“创新无限”“绝技新生”等节目也分别报道了刘天一的艺术追求和他的飘色文化,镇隆飘色声名远播。上个月还代表茂名民间绝技参演《魅力中国城》节目。如今,刘天一心里想的是如何让飘色“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