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7-04-21期 第19版:最解密

首征南极

  向阳红10号科考船
  3 备战起航
  对于郭琨来说,拿到批文,在兴奋之余也感到巨大的压力,因为留给他的首次南极科考和建站筹备时间只有4个月了。
  南极只有冬夏两季,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
  要在终日为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立考察站,只能在短暂的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中旬到翌年的3月中旬中间施工。4月到10月南极的冬季到来,冰原上就只剩极度的寒冷和无边的黑夜。如果夏天完不成任务,就要延误一年。
  国务院对首次南极科考和建站项目的批件,计划的科考时间就是1984年末至1985年初的南极夏季,也就是说,所有的准备工作要在1984年11月份之前完成。
  第一个问题,怎么去南极?
  破冰船是极地科考最有效的工具。2013年12月,我国唯一的破冰船雪龙号在南极解救遇困的俄罗斯科考队,显示了破冰船在极地冰原的巨大威力。但是这艘破冰船是1993年购自乌克兰,1984年时,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极地科考利器。
  郭琨说,没有破冰船,我们的南极之旅会有一些限制,但并不是说没有它我们就去不了南极,建不了科考站。
  国家海洋局选定了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船承担这次任务。
  向阳红10号科考船并非为极地科考设计建造,它脱胎于著名的“718工程”,即1967年7月18日由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批准,由国防科委、解放军总参谋部、国防工办、中国科学院、海军等单位联合上报的“远洋综合测量船队”研制计划,其使命是对我国第一次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海上落区进行跟踪与测量。
  向阳红10号1979年11月下水,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此后,先后执行了我国首次洲际导弹及多次卫星、火箭发射任务的遥测工作,功勋卓著。值得一提的是,在嫦娥、神舟系列飞船和诸多卫星发射任务中,经常能听到在太平洋上负责遥测任务的远望四号测量船,就是由向阳红10号改装而成的。直到2011年,远望四号才宣布退役。
  郭琨说,虽然向阳红10号没有破冰能力,但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远洋能力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船的操纵性和适航性能极好。它能抗12级风浪,即使船体破损,任何两舱进水也能保证不沉。
  向阳红10号成了当时我国进行南极科考的不二之选。
  而另一艘J121船隶属海军,是一艘大型打捞救生船,它与向阳红10号结伴,作为保障。
  “为了执行南极科考任务,向阳红10号船还进厂进行了200多项改装和维修。”郭琨说。
  不过,由于两艘船都没有破冰能力,也就意味着不能进入冰层覆盖的南极腹地,科考队选择了西南极的乔治王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的站址。
  郭琨说:“我们曾到乔治王岛上考察过,岛上有淡水资源,已有7个国家在此建站,就像一个‘小联合国’。而且乔治王岛附近水域比较开阔,气温相对较高,不需要破冰就能登陆。”
  在准备工作中,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搜集翻译了15万字的南极气象文献资料,统计了南纬40度以南5年夏季气象资料,搜集了5个国家南极站5至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
  资料准备得越多,反倒越显示出这趟南极之旅的前路多艰。就地理条件而言,由中国到南极海域穿越了98个纬度、183个经度、10个群岛区、13个时区;从天气系统而言,要穿过东北信风带、赤道无风带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盛行的西风带及南极的极风带,特别惊险的是驶过台风区、西风带和活动在极区的风暴海域。
  从中国赴西南极洲没有现成的航线可寻,科考队从1249张中外海图、150本海洋、极地资料中,绘出了一条航线。
  这条航线起点是上海,经宫古水道、关岛、古伯特、社会群岛,由社会群岛海域按大圆航法,直插美洲南端的合恩角驶入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市港口,再横穿德雷克海峡,抵达南极。
  所谓大圆航法,是采用地球面上两地间最短航线,即大圆航线的球面航法。选取最短的航线,也就是不绕避这条航线上任何的艰难险阻,直冲过去。
  无论怎么走,中国科考队都将开辟一条中国到南极的新航线。
  1984年10月底前,建设南极科考站的物资和科学仪器设备共计500吨,全部运抵上海,装进了向阳红10号和J121船的船舱。
  南极气候恶劣,是世界上的“寒极”、“风极”、“白色沙漠”,因此对建站物资和科学仪器设备的质量要求也特别高,“比如对建站房间的要求是:防寒、保温、抗风、防火和防雪埋,所以房屋的建筑材料都是双层钢板内夹聚氨酯泡沫塑料,墙板轻,建筑是组合式的,钢板在-50℃至-60℃的情况下也不能开裂。”
  郭琨说,在南极建站,缺一个螺丝钉也是大麻烦,所以重要的零件,他们都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国家为南极科考站建设划拨的资金是2000万元。在最初的资金预算中,有中央领导批示,能用2000万元建起一个无人站就算成功。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钱建起了一座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长年科考站。
  1984年10月8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宣布成立,队员分别来自国家23个部委局的60个单位,共591人,其中,去过南极的只有7人,郭琨任队长,副队长就是首次被派到南极科考的董兆乾和张青松。
  很快,他们就收到了一份隆重的礼物——10月15日,邓小平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4 大海是“后娘”
  1984年11月20日,郭琨起得格外早。
  从现存的影像资料里可以看到,那天的黄浦江畔天气很好,1000多人聚集在码头边,向着向阳红10号船和J121船上等待出征的科考队员们招手,其中有参加出征仪式的领导,有队员的亲属,更多的是自发为南极考察队送行的普通上海市民。
  10时整,汽笛声响彻黄浦江上,向阳红10号船和J121船启航了。
  30多天漂泊在海上,不停靠一个港口,这绝不是一次轻松的航程。来自各行各业的南极考察队队员,没有几个人有远洋航行的经验。
  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队员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晕船。
  郭琨说,当时晕船的队员占60%,连续呕吐的占7%,就是不晕船的队员也感到饮食无味,睡不好觉。
  “将近600个人,吃饭的时候,到餐厅的不足三分之一。队员晕船晕得厉害,一看见饭菜就恶心。到后来为了保证队员们的体力,我们要求党员和团员带头到餐厅吃饭,带头到甲板上活动。”
  有队员无奈地开玩笑说:“歌里都说大海是母亲,我看大海是后娘啊!”
  比晕船更可怕的,是海上风暴。
  队员们首先见识到的是西风带的厉害,这个风带在南纬45度至60度,船只24小时不间断航行,要7到8天才能通过。
  “西风带在航海上是非常危险的地带,正常情况下风力七八级,最大风速每秒100米,我们在航行中遇到的最大风速是每秒38.9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也只有每秒31.6米。”郭琨说。
  穿越西风带时,考察队曾遇到过一个强大气旋,风速每秒34米,风力在12级以上,涌浪高达12米以上。
  茫茫大海,巨浪滔天,万吨级的向阳红10号和J121船变成了两艘小舢板。十余米高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山一样地压过来,把两艘船一下推向山头,又一下压到谷底。钢铁的船身被浪撕扯着,发出骇人的吱吱呀呀的呻吟,仿佛随时会裂开。
  风浪最大的时候,向阳红10号后甲板的吊车操纵台被浪头打翻,船舷的铁门被生生扯落海中。船身前仰后合地颠簸着,船尾水下的推进器和船舵时不时露出水面,造成主机空转。一旦主机停车,后果不堪设想。能抗12级风浪的向阳红10号,在远超设计能力的风浪面前举步维艰。事后,船员们在船身上发现了十余处裂缝,多处焊接部位受损严重。
  但最终,它还是经受住了考验。
  郭琨介绍,在风浪中行船,如果大浪从船侧打来,很可能发生侧翻。越是风浪大,越要顶风迎浪,保证船头对着浪头。所谓“劈波斩浪”,用来形容此时的向阳红10号再合适不过。搏斗了八个小时之后,船队终于冲出了气旋。
  在漫长的航行中,除了与惊涛骇浪和晕船搏斗之外,也有令人激动难忘的时刻。
  12月1日凌晨4时,不少船员早早地洗漱完毕,聚集到甲板上。
  时钟指向9时20分,船上的卫星导航仪的屏幕上显示出纬度零度时,两船同时拉响了汽笛。
  庆祝穿越赤道的汽笛声在赤道上空回荡了整整一分钟。
  18天后,向阳红10号船和J121船完成了横渡太平洋的全部航程,停靠在距南极最近的港口——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
  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经过短暂休整的中国南极考察团开始了他们的最后一段航行——穿越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是极地气旋风暴最为频繁的海域,是众多南极探险的船队闻之色变的险地。但是中国南极考察团通过的这一天,上天似乎给予了特别眷顾,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出乎预料的平静,让考察团聘请的顾问、阿根廷退伍海军上校特隆贝达十分惊奇,他对郭琨说:“我曾多次穿越德雷克海峡,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天气,中国真是交上了好运气。”
  回想起这一幕,郭琨笑着说:“他当然不知道中国的好运气是怎么得来的。我们的向阳红10号船有强大的气象监测、分析能力,气象部门对搜集到的德雷克海域气象资料进行了精确分析,作出了正确的天气预报,成功地躲过了一个将要到来的低压气旋。”
  极地天气的变化证实了船上气象部门预测的准确:中国船只刚刚通过,德雷克海域就乌云压境,恶浪滔天。
  12月25日,两船相继驶入南纬60度(60°S)以内,《南极条约》规定,60°S以南地区属于南极地区。
  南极,中国来了!
  形态各异的冰山竖立在船的不远处,白色的积雪,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冰山的山体像一大块水晶,晶莹剔透,看上去是一种悠远的蓝色,神秘而瑰丽。
  大块浮冰上横卧着慵懒的海豹;帝企鹅憨态可掬地行走在浮冰上,时而跃入海中,在船边游来游去;远处的海面上,偶尔可以看到跃出水面的鲸鱼脊背和它们喷出的几十米高的水柱。
  第二天,两船在麦克斯韦尔湾内抛锚,此行的目的地——乔治王岛到了。
  (二)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