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5-09-28期 第03版:茂名.民生

10 月起新规落实

重拳打击问题土榨花生油

  本报综合报道 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少人都觉得,只有那些亲眼看着生产出来的食品,才是真正让人安心的食品,比如说土榨油就是典型代表。但因“土榨”工艺简陋及缺乏监管,土榨花生油一直存在掺假及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风险。据调查,茂名存在许多土榨花生油小作坊,10月1日起实施的《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不符合食用油安全卫生标准的土榨花生油等食用油。

严厉新规 10月起施行
整治问题花生油有法可依
  《条例》对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同时凸显了广东特色。如广东高温潮湿的气候容易导致花生在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因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食用油小作坊生产条件简陋,不具备吸附、皂化、脱色等精炼工艺,无法根除原料霉变引发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对长期食用散装花生油的居民带来健康风险。因此,《条例》明确规定,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土榨花生油等食用油。
  尽管新规实施在即,但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居民甚至粮油从业人员并不了解有此“新规”,对10月1日可能到来的“禁散”感到意外。
  按照《条例》,作坊如果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土榨花生油,将被没收违法生产所得和生产设备。生产货值超过一万元的,罚款金额也将从以往的“货值金额的三到五倍”,上升为“十到二十倍”。也就是说,如果违法生产了价值5万元的问题油,那么生产者将有可能被罚款上百万元,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条例》还增加了连带责任,明知从事违法行为,仍为作坊提供生产场所的房东,也会被处一千至五千元的罚款。

土榨花生油作重点整治对象
  说起土榨花生油,茂名市民一点也不陌生。初榨出来的花生油因高温及花生油残渣作用香气扑鼻,味道醇厚,常被认为是“纯天然”的健康食用油,颇受消费者青睐,一些城区居民甚至专程到这些小作坊购买刚榨出的新鲜花生油,有的还把它当作“土特产”赠人。但因为“土榨”工艺简陋,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土榨花生油常被曝光掺假和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超标。
  2015年5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广西梧州、广东肇庆两地农贸市场里的一些花生油作坊,涉嫌制作售卖掺入大豆油、棕榈油甚至动物油脂的“土榨花生油”。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此高度重视,连夜立即组织部署调查行动。
  按照2015年食品重点工作部署要求,今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全省食用油生产行业专项整治,并印发了系列宣传海报及宣传册。而茂名市也按照省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用油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对抽检不合格的花生油生产单位查封问题油品,责令生产单位进行召回,防止问题油品再次流入市场。

新规真正落地 仍需制定更多细则
  有业内人士表示,《条例》所述禁止生产对象是不合格的土榨花生油,而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土榨油作坊是可以继续生产的。但从目前的监管制度,以及小作坊的生产经营条件和工艺技术来看,其生产出的散装土榨花生油依然存在相当的风险,大部分产品将无法达到《条例》规定要求,据此逻辑大部分小作坊将被依法关停。
  可以说,《条例》出台使“禁散”有法可依。对于问题众多数量庞大的小油坊,目前面临的问题已不是禁还是不禁,而是如何禁?《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统一规划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小作坊实行集中管理。但这一鼓励服务条款在现实执行中并不容易。
  对于其他低门槛食品小作坊行业而言,《新规》所述集中管理尚有可行性,而食用油生产属高要求行业,一旦严格遵照各项标准设立门槛,大多数小作坊将被直接关停,不存在集中区域管理的问题。目前比较稳妥的方式是先易后难,集中取缔市县级城区及城乡结合部违规作坊,这些区域一方面人口众多,属食品安全重镇,另一方面因区域范围较小,也便于地方部门集中有限力量形成长期监管机制和开展基层食品安全科普工作。
  有学者表示,新规如何能够在各地市真正落地,仍需制定更多的细则。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指出,怎么能够按照地方性法规的要求,真正找到落实的路径,把它推进下去,这是当务之急。对于《今日关注》近日对问题油作坊的调查,省食药监局也回应称,虽然土榨花生油的产量只占我省食用油总消耗量的0.97%,但其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问题,已经成为我省食品安全的主要隐患。目前,全省的食药监系统已经举行了贯彻新条例的会议,近期将组织人员对各地的作坊进行法规宣传及查处。 (陈广昱)

小科普
  黄曲霉毒素产生的主要原因: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可致肝癌。花生、玉米等食物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黄曲霉等产毒菌浸染,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等条件下繁殖并产毒,或未经充分干燥,在储藏期间产生大量毒素。
  摄入量决定黄曲霉毒素是否引起急性中毒:世界范围内曾报道数起人类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如非洲的霉木薯饼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等。2004—2005年肯尼亚暴发了迄今史上最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中毒玉米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l的含量高达4400ppb (
μg / kg ),是罕见的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疽、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根据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