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5-09-25期 第20版:小东江

深切怀念黎日同学

  ■陈凤平
  2015年9月9日,我听到文友传来黎日先生辞世的消息,令我瞠目结舌。他于8月31日辞世。事前,没有关于他半点病痛的消息。那天,他只对家人说,胸部有些不舒服,要到医院检查。可刚到医院,就与世长辞了。原来,他死于心脏病。人啊,生命怎么就这样脆弱!
  黎日和我都是袂花镇人,同是上世纪1966年7月毕业于市六中的初中毕业生。那时,文革刚开始,我们不经考试,就保送到高一级学校读书,他保送到市劳动大学,我上了市一中读高中。他1968年毕业于茂名劳动大学,1968年秋赴海南当知青。他当了17年知青,回城在五金交电公司做家电维修工作。下岗后,走上自由职业之路。
  其时,我正在茂南区劳动局工作,在一次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会议上,我见到了他。会后,我对他说:“《茂南文学》创刊号,发表了你的诗歌《鲜花与锄头》,刊物也需要小说、散文,望你多写些这类文章。”
  之后,我多次收到他送来的散文。他的散文大都是写身边事,尤其在海南当知青的经历,文采丰富,感情真实。从此,每期的茂南文学,都有他的散文或诗作。当时的茂名日报与茂名晚报,也不时刊登他的散文,这是编辑慧眼识文的缘故。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他的《漂泊异乡的孤魂》、《二胡情思》、《遥忆当年茅花开》等文章,载于茂名晚报情感专线,得到读者好评。这对他极大鼓舞,他拼命地写作,在工作之余,都伏案写作,作品不断问世。几年时间,就结集出版了散文集《几度红棉梦里寻》。
  他曾带着《几度红棉梦里寻》到海南参加当年知青聚会,把书分发给知青们。当知青们读到该书的《无名河岸知青魂》时,知青们颇受感动,说文章写得真实感人。文章是写一九七一年夏,三师一九团,集中知青们来到无名河畔,在山上安营扎寨,团长立下军令状:在30天内拿下3000亩橡胶园!向荒山要地的大战,在荒野的山上展开了。一天夜里,黑压压的天空,大雨倾盘,炎热的夏季骤然寒气刺骨。就在这时,山上的油灯熄灭了,山洪暴发,洪水漫上两岸。山下小河边临时搭建的大食堂里,只有三位知青边搬大米,边向山上呼救。突然,山上的职民水库决堤,几十米高的巨浪从山上冲下,把三名知青冲走了,伙房也没了踪影……几日后,他们的遗体才在几十公里外的海边找到……
  知青们读着感人的文字,都感慨地说,那三位烈士,牺牲时只有十七八岁,两位是来自湛江的李韬与李爱森,另一位来自潮汕的郑向荣……知青们握着他的手说:“多谢你这才子,把已逝去的知青战友写出来,让我们这代人永远记住他们。”
  这大概是文学的作用吧,黎日,以激情的回忆,去感召激励了知青们!
  黎日除了精心创作文学,还钟情于电子学与发烧级音响的制作,在国家一级科技刊物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电子类论文。他对朋友非常热情,十多年前曾送给我一套胆机,让我享受优美、悠扬、无杂音的音乐;他还主动地给我打印了近百万字的稿件,让我的稿件源源不断地发送到各级报刊发表。
  可是,昔日的同乡、同学、文友,如今却驾鹤西去,使我无限怀念他。我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望黎日先生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活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