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0-02-05期 第第19版版:传奇解密

人杰地灵话茂名

造福人民的水稻专家——丁颖教授

○朱仁中

不辞劳苦为民造福 在茂南公馆墟边创立的南路稻作试验场,是广东境内首建的第一个稻作科研机构。当时官方仅给二万元开办费,既要购买土地,又要建造简易工房,显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丁颖毅然从自己工资中拿出部分来租田搞试验。这个稻作试验场,他亲任主任。他与两个技术员、七个工人一起,不避寒暑,不顾劳累,在六十多亩长年干旱的“望天田”(在1957年修建引鉴工程前茂南旱区的农田全是“靠天吃饭”,故称“望天田”)中开展了以选育水稻良种为主包括施肥、灌溉、绿肥、防治病虫害和气象观测等多项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此,一些水稻良种在当地和南路推广种植起来,这是茂名地区科学种田的一个良好开端。 丁颖所主办的试验场,除了农学院石牌稻作试验总场规模稍大,职工较多之外,其他各分场都是只有技术员一、二人,工人数人,靠微薄的经费,有时甚至靠“卖青苗”来维持试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至1949年解放,其试验场在二十余年里,丁颖亲自或由他指导学生、技术员先后育成的水稻良种六十多个。他育出了良种,不求名也不求利,每逢学校假期,就送给学生拿回农村家里种植推广。对附近的农民,以一斤一两谷可换一斤良种之优惠,欢迎前来换种,使村民感激不尽,亲切地称他为“谷种佬”。 丁颖教授对家乡是无限热爱的。茂南公馆稻作试验场创建后,他在选育推广水稻良种的同时,还为高州以至南路“地方农民生活逐渐向上,农民经济逐渐富裕”流了不少汗,费了不少心血。1928年8月,丁颖认为茂南坡地多,宜于种桑养蚕,可使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在他大力倡议、推动、协助下,中大农学院附设“广东南路蚕桑中学”于公馆,招生两班,学生八十余人。并分设桑园三处:上垌白屋塘园地四十三亩,镇安堡园地五十亩(解放后在此成立桑地农场,后改为跃进桑场),高州农校北街农场园地三十亩。又在桂山黄塘村岭坡上种桑二十亩,设立养蚕指导所(遗址到七十年代尚存),发动、组织、扶持各乡农民种桑、养蚕、缫丝,并推广优良桑种、蚕种介绍先进的养蚕、缫丝技术。1930年开始用新式半机械化的脚踏缫丝机,每个桑园设有缫丝机十台,训练缫丝女工三十多人。几年时间,高州的种桑、养蚕、缫丝业有较好的发展。但好景不长,随着日本的人造丝大量涌入,向中国市场倾销,丝价低跌,民族手工业无法承受其冲击,到1932年底遂停工停产了。这所蚕桑中学就迁到高州农校的北街农场里坚持开课,继续搞种桑、养蚕、缫丝的试验。到抗日战争时期停办了。 1937年秋,丁颖的侄儿丁佐坤在广州仲恺农校毕业,在丁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从中大农学院取得大量良种爪哇蔗回家乡谢鸡石塘村种植,并优惠农民取蔗种去种植。这粗生快长的良种蔗,皮质坚韧,不易倒伏,产量既高,糖率又多,农民年初种植,年底收成获利甚丰。因此,几年间,各地村民纷纷订购蔗种来种植。 坚持真理的爱国科学家 丁颖教授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其超卓的科研成果为民造福而倍受赞誉。但其革命救国、爱国和不断追求进步、坚持真理的高尚品质则鲜为人知!1904年,年仅16岁的丁颖在高州求学时,目睹政府腐败无能,乃与熊英、谭惠泉、林云陔、李卓立等追求进步的知识青年为友,于高城东文明城楼成立“新高同志社”,秘密阅读《黄帝魂》、《革命军》、《支那革命之运动》、《心史》、《浙江潮》等鼓吹革命的书刊。新高同志社是高州六属最早的反清革命组织,时刻都会惹来杀身之祸,而丁颖毫不犹豫地参与。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庇体之惨况,致使这位热血的革命青年立下“科学救国、致力民生、解决温饱”之宏愿。高中毕业时报考农科,从此一生献身科学、造福农民,奋斗不已。 对自己培育出来的良种,丁颖爱之如命,不惜任何代价,加以抢救和保存。1938年秋,时局已估计日本侵略军会攻占广东,故中山大学确定取道罗定,经广西迁到云南澄江。一天中午,助手梁光商将敌人登陆大亚湾、广州市民纷纷逃难的消息告诉给丁颖时,他毫不考虑自己的家人、行李等事,即叫梁光商随他到农学院稻作总场,包装了当季收获的水稻品种数百个,割取杂交番薯数百系统。翌晨,他和梁光商及一个技术员,带着行李,扛着稻种、薯苗到长堤坐艇去搭西江船,不管旅途上下车船的辛苦,也要保存稻种、薯苗。到了罗定,他马上把薯苗交给当地一个同学家里栽种存种。到了信宜怀乡,即与当地人们接洽,租田数亩,由一个技术员负责,雇工耕种,保存稻种。一切安排妥善后,丁颖才放心回高州家乡歇息一段时间,再转道去澄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