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4版版:民生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0-01-07期 第第14版版:民生

消委会提醒

谨防暗藏的消费陷阱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张建强)临近春节,商家为冲刺销售业绩,纷纷使用屡试不爽的促销武器。走上大街,这家专卖店买一送一,那家商铺满300元送200元,还有打折、特价、大甩卖,花样百出,让人应接不暇。这些促销宣传很有诱惑力令人心动,但不少市民在消费之后才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消委会维权专家提醒,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一些消费者追求打折优惠的消费心理,在许多貌似亏本的诱人促销活动中暗藏消费陷阱。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消费警示,曝光了几类最典型、最常见的促销陷阱,提醒市民在促销浪潮中保持理性,防止上当。 折扣误导 优惠券过期不能使用 半个月前,杨先生跟一些朋友外出下馆子,看到一家店说消费满300元就送价值100元的优惠券,杨先生和朋友觉得很实惠就来到该店吃饭。吃完饭结账时,服务员确实给了他几张优惠券,并称以后再来时可以抵现金用,杨先生很高兴,觉得挺划算的。过了一段时间,几个朋友提出聚会时,他再一次想起还有几张优惠券没用,于是又去了上次那家餐馆。结账时,杨先生拿出优惠券。没想到,服务员说优惠券已经过了有效期,不能用了。杨先生仔细一看,果然优惠券角落里有几行小字,包括限一个月内用完,每次消费满200元以上才能用,一次只能用一张等。看完这些,杨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商家在耍手段。 分析:“买满就减”、“买××返××”、“买满就送”等是促销活动中商家惯用的手法,看上去优惠额度很大,但实际上附带很多限制条件、计算复杂,消费者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惠。主要表现在:一是商品折扣名不副实。很多商家在推出 “买满就送”、“买满就减”的活动中,将商品的价格标注为99元、2999元等,同时提高小额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实际难以得到广告宣传中的折扣;二是总折扣率难以计算。在商家常用的返券促销活动中,总折扣率随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多少、额度、次数各不相同,并处于不断变化中,消费者难以计算清楚,容易造成误解。如买100元返50元,看上去是打5折,实际上根本没那么优惠;三是全场低折扣误导。很多商家用显眼的字体写着“全场1—3折”,实际上大部分的柜台或品牌没有宣传所称的折扣,甚至很多商品根本就不参加活动;四是优惠券使用限制多。优惠券往往有使用时间、消费额度、消费范围等诸多限制,但商家当时不明确告知,甚至不明确标注。 建议:消费之前先弄清优惠到底有多少。 价格欺诈 同一款鞋子标价不同 几天前,黄小姐逛街时看到一品牌鞋子专卖店新年打半价。黄小姐留意了一下,发现鞋子质量值得信赖,牌子也是自己熟悉的就买了一双,打完折花了350元。几天后,黄小姐陪朋友再次逛到该店,一看同样的那款鞋子,标价竟比自己买时还少40元。她问服务员怎么回事,对方说那是总店的调整,她们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分析:商家诱人优惠促销广告下暗藏的价格欺诈陷阱主要有3种:一是虚构原价假打折,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喜欢购买打折商品的心理,随意虚构原价,所谓的优惠雾里看花;二是先提价再返利赠券,如 “现金250换350”、“买100送100”等,看上去商家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实际上这些商品促销前标价已经大幅度提高;三是低价招徕高价结算。在销售一些价值不高的商品时,标低价吸引顾客,在结算时却以高价收费。 建议:货比三家,摸清底细,或者是平时看好款式和价格,等促销时证明确实有优惠出手买。 循环消费 超过预算花钱,买的东西还不中意 元旦期间,水东城区某商场打出“满300元送400元电子折扣券”的宣传横幅,喜欢逛街的李小姐见了很心动,赶紧约上朋友去购物了。李小姐到商场一看,参加活动的都是服装和化妆品类,这些东西随便一件都要一两百元,稍微好一点的则在300元以上。虽然价格不低,但算上折扣,李小姐还是觉得有着数,于是下定决心买一两件。没想到她挑来挑去,就是找不到自己合适的,要么价格凑不满300元或400元,要么就是东西看不上。好不容易挑好一件却未满300元,于是又挑了两件……结果本来预算不超过400元,当天总共花了400多元。买的几件衣服,自己也并不是十分喜欢。 分析:返券活动中,商家大多对商品标价进行了“技术”处理,使消费者陷入循环消费中:一是凑整陷阱。商家规定必须购满规定额数商品才赠券,很多“满百送券”的商品标价尾数接近满百又绝不满百,消费者为了获得代金券,不得不买些东西凑整;二是不找零用陷阱。代金券购物是不找零的,消费者为了避免损失,干脆添加一定现金购买标价高于所得赠券面值的商品;三是消费额度限制陷阱。商家往往采取消费额度限制的方法,要求消费者在使用返券等时一定要添加现金,而且在比例上有不利于消费者的做法,使消费者陷于循环购物的境地。 建议:舍得忍痛抛弃那点虚拟的优惠积分,才能严格控制住自己的钱包。 推卸责任 赠品没发票,坏了只能自责倒霉 2009年圣诞节,在某家电商场一次促销活动中,许女士买了一台冰箱,商场送了她一台豆浆机,许女士很高兴。没想到拿回家用了不到1个星期,豆浆机就因电机过热,不能用了。许女士拿去商场要求更换或者保修,商家以赠品为由推卸负责。由于没有发票等,袁女士只好自责倒霉。 分析:少数无良商家会借机销售伪劣质次商品,并以促销为借口推卸产品质量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换季商品促销推卸“三包”责任。以低廉的价格销售换季商品,消费者等到适合季节再用,耗尽了“三包”期限;二是以奖品、赠品为名处理伪劣次品。将残次品或劣质品当奖品,赠给消费者,并不提供发票、保修卡等质量保障凭证,或者注明 “无偿赠送,质量问题概不负责”,逃避产品质量;三是甩卖伪劣滞销商品。以打折之名推销长期积压的滞销货,并以“特价商品概不退换”为由拒绝履行“三包”义务。甚至有少数无良商家将“三无”产品、过期食品或假冒产品混在奖品赠品中,消费者在使用这些商品时,常常因质量问题而带来烦恼甚至遭受人身伤害。 建议:赠品、奖品也要记得留下购物凭证,留意产品来源。 免费服务 本想免费体验美发却被迫花钱 上个月,吴小姐偶然看到,一美发店打出了2周年店庆免费美发大酬宾的宣传广告。那时候吴小姐正好为自己的秀发而烦恼,于是就想去体验一下。吴小姐把自己的情况告知美发店后,服务员热情接待了她,细心为她介绍怎么调理与护发,并且推荐她使用一些产品。做完护理准备走的时候,美发店收款员开出了一张收费120元的单据,要吴小姐付钱。吴小姐纳闷了:不是说免费的吗,怎么还要收钱?对方说,免的只是人工服务费,洗发水、剪发和护理等费用还是要支付的。吴小姐只好掏钱,被强迫体验了一次平时舍不得做的高价美发。 分析:一些商家以免费品尝、免费试用、免费拍照和免费赠送等诱惑使消费者进入商家设定好的免费程序难以自拔,这些程序的终端仍是要价消费,正如吴小姐所遭遇的,宣称做免费美发,讲得 模模糊糊,让消费者误以为完全免费,最后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的产品或者服务。 建议:先弄清楚免费的内容,再去享受免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