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11-27期 第第20版版:文化新闻

意汉学家史华罗谈《红楼梦》:

贾宝玉是个“反英雄”

本报日前,意大利汉学家史华罗接受了记者采访,就中国古典文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明清时期,人的情感表达有怎样特别的地方呢? 史华罗:那个时期很明显的一点是,儒家伦理没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从明清时期的小说可以看到,出现了很多反传统的东西,并非像西方文学中的英雄主义那样绝对,中国文学中对现实的批判哪怕很强烈,但永远不是直接的。明清时期很多部文学作品都处于正统儒家观的边缘,比如苏州的一些民歌,比如蒲松龄的小说,比如《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主角其实是个“反英雄”,他并不喜欢佛教,却最终成了和尚,他反对社会,反对婚姻,清楚地知道“女儿似水”,一旦嫁人之后就进入了一种制度,失去了自己的纯真,这种叛逆哲学可以在很多清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到。 记者:我想再多听听你对《红楼梦》的评价。 史华罗:在那个时期的文学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有对社会的不满,对制度的不满,很有批判性,但永远是间接的,模糊不清的批评。 在中世纪,意大利法国的欧洲贵族中,有一种流行的情感形式 “宫廷爱情”(courtlylove),当时出现了很多这种题材的诗歌。那个时候欧洲正处于严厉的教会统治之下,但这些诗歌都是关于这种扭曲的,和通奸相关的爱情,这是你没法想象的。这是局限于精英阶层的诗歌,很少人读,但却影响了整个文学发展,甚至但丁都深受这种诗歌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爱情在中国文学中不存在,五四之后可能出现了一些,但那时已经很现代了,即使是这样,中国文学中所谓的“自由的爱”的概念更多是“自由的婚姻”,和西方的“自由的爱”的概念不同,所以通过文学比较,可以有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明末清初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新的元素,情感很重要,但是,尽管和西方的超越伦理的爱情如“宫廷爱情”不同,这也是中国人情感启蒙的一个时期。 史华罗是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国际著名汉学家。曾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汉学系主任,现为欧洲汉学学会理事,《明清研究》杂志主编。长期致力于中国明清史的研究,著作包括《明清文学中的自然观》、《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孔子与儒家学派》、《中国思想通史》等,参与编写《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