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11-24期 第第07版版:文化 福彩乐园

西边寨传奇 (上)

解放前,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城边有个西边寨,遗址就在现在鳌头卫生院附近一带,寨内聚居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麻风病人,他们相安生活在一起,除寨主李晚管理外,还有一班各司其责的小头目,寨内设立做事佬 (总管)、打锣佬 (打杂)、走脚佬 (联络)、大风佬 (麻风病人小头目)、西行佬 (耍猴的)、洗脸佬 (扫地)等 “职务”,包括李晚在内全部管理人员只是糊口,没有薪水 (工资)。 西边寨寨建立时20多人,后发展到建全壮大,五谷拌食百样人,寨内人兴旺时有100多人,西边寨促进了古镇内外社会安宁,生活有序,生意兴隆,成为鳌头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病人灾民收容所 民国期间,鳌头曾是伪区府和伪警署的所在地,城内店铺林立,三街四当十二行,还有袂花江流向鳌头的河道水面宽阔,河边设一个水路运输的中转大站叫做埗头,每天前来办事和货物运输的人员甚多,城内货轮运转生意繁荣昌盛。 西边寨的建立还得从麻风病人士金说起。麻风病,当时是一个令人惧怕的传染病,在人们心中患麻风病是绝症。城边村民士金,三十岁的他原先身强力壮,一次感冒发烧后感到全身无力,背部好像有一群群蚂蚁在爬行游动,寻医问药后被确诊为麻风病。数月后,他的手烂脚烂,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 “该病如不及早 ‘触灰’会传染给子孙后代。”此话像点燃了炸药,即刻引起了族氏人的恐慌。在族长 的暗示下, 由士金家人出头采用“触灰”办法,事先叫来四个 “忤作”(专业埋葬者),在村边岭上挖了一个大坑放了半坑水,然后倒进10多箩石灰,石灰遇水在坑内冒烟沸腾,其家人用酒灌醉了士金后,交由 “忤作”将他装进竹箩抬到坑边,马上将他推入沸腾中的石灰坑内,酒醒后的他在坑内乱跳乱叫,最后被活活烧死。此后半年内相继有六名麻风病人遭到如此惨无人道的 “触灰”办法处置。一时间谈 “麻” 色变,麻风病人为逃命,纷纷离家出走,大家窜到城内,白天三五成群聚在店铺门外乞食,吵吵闹闹,夜晚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终日彷徨不安,过着人不如鬼的生活,过去门庭若市的铺店现在门可罗雀。如此状况,市民怨声载道。 鳌头商会的吴会长和陈副会长出头把刚从观珠岭总舵 (据说是粤西地区丐帮总部)回乡探亲的叫花子李晚挽留,让他自立,在城西边一片荒坡上建立用茅草搭建起的临时房子,集中收容流浪到城内的麻风病人居住。流窜在城内的麻风病人为保性命和生活,纷纷投靠到寨内安身。由于没有麻风病人搔扰,城中生意渐渐又恢复往日的繁荣。 但一波刚停另一波又起,由于洪水台风袭击,农作物颗粒无收,灾民们一时像洪水般涌到镇上,当时的政府无能为力赈灾接济。灾民无法忍受饥饿,把街上几个熟食店大门撬开见到有好吃的东西都往嘴里塞,吓得商铺老板不但不开门,而且还用杉木角子将门钉固。如果再让此状发展下去,则严重地影响城内治安秩序和经济发展。吴、陈两位会长又出头找李晚寨主商量,把灾民们引到西边寨内临时安置,寨内日夜不停煮了一锅锅稀粥和野菜供应给灾民们充饥,伙食费用由当地商家和大财主募捐,洪水过后,灾民返乡,但留下了一批无家可归的孤儿和孤寡老人,他们成了寨内一员。 寨容寨规名声好 西边寨设在城西边100多亩土坡上,周围种植的簕竹,把整个寨子包得密密实实,像一座绿色小城。寨大门向东,用木头歪歪斜斜搭成,一排排弯弯曲曲的勒竹林把麻风病区和叫花子区南北隔离,房子都是茅草房,墙壁是泥浆拌稻草混合制成,这种房子冬暖夏凉。 寨内全部收入和支出日清月结,月终公布在寨内一堵泥砖砌成的墙壁上。厨房设在叫花子 (乞丐)区,每天吃两餐,寨内所有叫花子集中排队领食,麻风病人则由厨工挑去分给他们吃,那些饭菜是用野菜拌米碎熬成的粥和募捐回来的回锅什锦菜饭。过年时,能否每人打一巴掌 (吃一片薄肥肉叫做打一巴掌)是他们的奢望。 寨规有两条,非常严厉。一是 “自责”,二是 “逐寨”,轻者是在做事佬猪龙通监督下,由违规者拿着勒竹鞭打自己手足至流血为止。最严重的是 “逐寨(永远不得归来)”,有一次叫花子永胜因偷看泰升当铺老板的女儿亚花冲凉,亚花尖声叫起,被当场逮住,永胜供认不违,李寨主过来把人领回,全寨人员集中分别拿住木棍、锄头、铁铲,站在寨内通道上,先在寨门口空地摆着三个铁铳 (一种用火药装在自制铁筒内燃烧的工具)由两名叫花子把永胜押到铳前,猪龙通连连烧响三个铁铳后,永胜像条丧家狗直向塞外奔逃,大家拿着木棍等工具跟在他后面追赶,如逃得迟被打死无命偿,好在他跑得快,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