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1版版:教育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10-09期 第第11版版:教育

鸡球虫病的防治

余学尧 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的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对养鸡业的危害重大。 一、球虫病的危害 球虫通过寄生在肠道中来损伤肠道组织并导致摄食和消化过程或营养吸收的紊乱、脱水、失血以及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同时还影响肉鸡的品质如毛色、皮肤颜色等。 二、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内的雏鸡,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7日龄以内的幼雏很少发生,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体重和产蛋均受影响。该病通常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3℃的春夏季多发。阴雨潮湿,育雏鸡群过分拥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k,日粮配合不当,肉鸡从网养转为走地鸡时等都是促进球虫病流行的原因。 三、症状 病雏精神委靡,喜欢拥挤,羽毛松乱,头颈卷缩,闭眼呆立,病雏下痢,排出混有血液甚至全血的稀粪。食欲不振,渴欲增加,嗉囊充满液体。后期食欲废绝,两翅下垂,运动失调,倒地痉挛死亡。多数病鸡于发病后6~10天内死亡,雏鸡的死亡率达5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3月龄以上的中雏及成年鸡感染后多为慢性型。病鸡表现食欲不振但饮水增加,间歇性水样下痢,有时粪便中混有血液;逐渐消瘦,贫血,中雏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率下降,病程长达1~2月。剖检:盲肠肿大,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坚实。盲肠内粪便干硬,混有血液及干酪样物。 四、预防与控制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保证鸡舍适度干燥、通风良好、雏鸡密度适宜等。同时针对种鸡可用球虫疫苗进行饮水免疫接种。接种球虫疫苗时要确保饲料中没有添加抗球虫药物。 (2)药物预防:首先抗球虫的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同时还应有计划地更换用药,抗球虫药多混在饲料中喂饲,因此用药时必须按照规定剂量与饲料混合均匀,严防拌和不均引起药物中毒。 五、药物治疗 球虫病容易伴发的病是坏死性肠炎和葡萄球菌病或者病毒性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且做到抗球虫、消炎止血同时进行。消炎:乳酸诺氟沙星或硫酸阿米卡星或青霉素4~8万iu/kgw饮水。抗球虫:可选用红痢球杀等+维生素k3按说明用量饮水,肉鸡每5天用药2天。 (作者单位:茂名市动物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