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2版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9-27期 第第02版版:要闻

突出工作重点 加大办案力度 服务科学发展

茂港区纪检监察为经济社会提供纪律保障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曾东)茂港区纪委监察局第二届班子组成以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服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有力地为全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近年来,区纪委监察局12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28人(次)被省纪委、市纪委和区委评为先进个人。2007年,该区纪委监察局被省纪委评为先进单位。 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整体战斗力。该局每周安排一次中心组集中学习,组织区纪委班子学理论、学政策、学先进人物事迹。同时,该区纪委班子先后主持修订了《争先创优评选办法》、《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办法》、《工作失误责任追究规定》等制度。该区纪委还建立健全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发挥龙头工程的作用。该局向全区副科级以上单位下达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并对各单位责任细化与抓落实工作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全区副科级以上单位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与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进行考核。该区纪委监察局创新监督模式,紧紧盯住“钱袋子”,监督相关职能部门管好用好每一分钱,真正把钱用到“点子”上。 不断创新制度改革,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该区纪委监察局班子坚持创新机制。制定了《茂港区新任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承诺制度》,在新任领导干部中开展勤政廉政承诺,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制定了《关于评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十佳单位”和“十佳个人”的通知》,在全区开展评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十佳单位”和“十佳个人”活动。印发了《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意见》,对全区7个镇(街道)和78个区直、驻区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安、交通、工商、教育、卫生、国土等重点部门的基层站所的工作人员开展明查暗访。对存在的23个问题通报了全区,注重规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中的民主决策程序。 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有成效。每年都坚持举办三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学习班,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强化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印发了《茂港区反腐倡廉宣传报道考核奖励办法》,将宣传报道工作纳入党廉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加大信访举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2007年来,该区纪委监察局认真处理和督办群众来信来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354件(次),办结354件(次),办结率为100%;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区纪委监察局及时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针对越级访、集体访增多的势头,积极实行超前预防,及时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排查处理在基层。 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全区农资价格、惠农电价、婚姻登记收费、农民建房收费等专项检查;对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种子、农药、化肥等违法行为。参与区组织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14宗,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全区6个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或正在抓紧建设中,没有出现违纪问题。全区种粮补贴、购买农机补贴、农村特困学生生活费补助正常顺利发放。对全区5个镇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早造)的种粮直补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对全区农资价格、农民建房和沼气池补贴、农机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涉农收费进行了检查,对6个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对全区“四类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泥砖房改造、中小学危房改造等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据统计,全区查处和纠正损害农民利益问题16个,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事件5宗,涉及金额7郾34万元。对45个单位存在“小灵通”捆绑办公电话情况进行清理,全区清理违规捆绑“小灵通”的办公电话247个。目前,全区有22个行政单位共229项行政审批项目进入区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审批事项共597件,其中提前办结529件,占办件总数的88郾6%。2007年来,全区共纠正违法违规问题112个,提出监察建议112项;立案6宗,结案6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