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岁月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09-09-14期 第第07版版:岁月

好山好水创辉煌

卢西林

1949年11月高州解放,自那天起我参加了工作,现我把部分版画拙作谈谈,请读者斧正。 我第一 幅版画是 《牧归》(1949)。我在农村时,常常遇到牧童赶着一群牛,穿过山坡,越过树林归来,我便如实地画了出来。 在大跃进中,高州水库的兴建正如火如荼,坝顶上人山人海,人们挑灯夜战,用木板车拉,肩挑锄劈,斗志昂扬,完全用原始工具完成这一伟大工程。这一伟大创举,实在感人肺腑,我以《劈山引水》(1958)记载了这难忘的富有历史意义 的时刻。开放改革后的今天大不一样了,加牢加固后的大坝变得雄伟辉煌,用的全是现代化机械。 《土法炼铁》(1959),这是一幅反映大跃进的作品。那时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不知天高地厚,说干就干,高炉到处可见。现在不仅仅是高炉,都是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了。 在茂名刚破土兴建油城时,我是以独特的方式疑惑地看着这一新鲜事。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地,沉睡了多年。现在很快就要建成炼油基地了,甚至成为繁华的工业区。我亲眼看到日新月异的进度,使这里变成繁华的中等城市。因这里地处南海之滨,命名为《南海新市》(1960)。 十年浩劫过去了,文艺春天迎来了新的思维。我在创作上既不走别人走过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老路。从改革木刻刀入手,以点刻为主,刻出别具一格的富有自己风格的版画。同时,我在1976年和广州十位画家一起从武汉坐船沿长江而上,到达重庆、成都等地,此行收获甚丰。 新的技法,只有融入新的构思,才能使作品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我并没有使自己仅停留在乡情乡音的倾诉,而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和创作领域的拓展,把自己爱家乡之情融会在歌颂祖国锦绣河山的作品中。例如《蜀道》(1979),这幅作品中的树木是四川特有的。常言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解放后的今天,火车都能直通了,它越过万重山,穿过急流险滩,像条巨龙向纵横深处走去。 《云雾山中》(1982),这幅是我在新的工艺走向尝试阶段的开始。用不同的“锥刻”刻出各异的山态。在鲜有人至的山顶出现的新的电视塔,增添了山水画的新构思。 山形崎岖,道路迂回曲折,居高临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到了山顶回想红军攻陷 《娄山关》(1983)的情景是多么的英勇。 在游长江时,看到两面山形好像在夹壁走过,多壮观险要!急流的河水转眼即逝,汹涌澎湃之势不可挡,朵朵白云从山中飘过,更显其幽雅壮丽。因此创作 《三 峡彩云》(1984)。 走 进革命圣地 《井冈 山》(1987),这里却有另一番风光,四面环山,是相连几个省的交界处,出入有关口,是红军发展壮大的地方。现在建有纪念馆和塑像,群众生活大有改善,中外游 客赞不绝口。在崇山峻岭中,汹涌澎湃之长江水,其威力无比,却被 巨型大坝拦腰抱住,这正是今天人们征服大自然的创举,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水上长城》(1986),陆地有长城,水上也有长城。 一天,我登长城时,因急步直奔长城顶端,吓得一群受惊的鸟正欲腾空飞去。这情景激起我的联想。站立的雄鹰昂首远眺,正欲腾飞,这就是《雄关稍驻又新程》(1986),这反映了祖国正在腾飞。 《泰山颂》(1991)这是赞美大山的进行曲,泰山位于东海之滨,在平地上迄立起一座雄伟的大山,山上一路直通山顶,山顶上有庙宇,设备齐全,过去是仅供达官贵人进香之地,今天即为百姓游览的好地方。 祖国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经济和文明两大丰收。如何用艺术语言来表达呢!用两个雄鹰在祖国大地上比翼齐飞,表现出共同跃进的《竞飞》(1992)。 木刻的特点是,在小小的木刻版上刻出各色各样的图样。就拿《山河壮丽》(1998)来说,要刻出锦绣河山,显得难度很大,因我国版图辽阔。从何入手,算来还是选长城。在无数连绵起伏的山顶上筑起了万里长城,真是雄伟壮观,这是我国独有的。远眺是长江,这条河流经几省从西到东,沿岸有长江大桥、也有三峡伟大工程。还有各地特点,使人看后有幅员辽阔之感。 一幅巨型木刻画,叫《山之恋》(2004),按山的形态特点组成,首先是五岳之首泰山,其山的特点,就是平原出高山。左进是华山,华山有险要的斜坡,当年我军智取华山,就是从这里开始。中有恒山,山腰有若干塔,山顶有长城,横卧在中部,山形迂回曲折,景色奇特。 创作要随时代,神州五号上天载人来说,在我国是首创。天空是无可限制的,最要紧的是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很大的财力人力,计划周全才能上空下地,在我国只有今天才能办到。一幅《腾飞吧中华》(2006),真是“长城万里艳阳天,神州五号谱新篇,摘星揽月探奥秘,盛世中华在腾飞”。 正值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仅以此表达我的心情。今天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我漫游了大半祖国河山,美其名曰好山好水,实际上是体会着祖国今日的辉煌,难以语言、文字、图画来比喻,但愿国泰民安,心满意足。 我托开放改革之福,已熬过八十五个春秋,我是沧海一粟,还是一句老话,只求娱己乐人足矣。